返回上一级

寒假活动 | 习古琴鉴经典 回味北京琴旅

发布日期: 2019-02-18 打印

2019年1月7日至16日,UIC 南海清音古琴社14名参加己亥年冬季”琴旅”的同学来到北京,在如山古琴山房馆及蕙风馆,师从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琴会名誉理事如山法师,一起习琴、开拓眼界、体验未知。今年琴旅特别安排同学们参与唐代古琴大雅音乐鉴赏会,同学们有幸用自己的手指触响文物,穿越千年发声。

20190218guqin1

14名参加琴旅的同学师从如山法师习琴

琴旅还包括了禅修和茶课,禅修课上同学们闭上双眼,调整呼吸,静心思考,运用正念的方法探寻“本源”与“真相”。相较于禅修的形而上,茶课则更脚踏实地。绿茶、白茶、乌龙、红茶、黑茶,依次品尝,大家围坐一桌谈起自己家乡茶叶的故事。

20190218guqin4

茶课品茶

琴旅自然少不了各种大开眼界的参观,同学们参观了珠宝工作室,近距离接触了木版水印古画复刻,观看了徐德亮老师编剧的话剧《天命》,还参观了冬日的故宫,到798艺术区领略不同风格的艺术。

20190218guqin5

参观故宫

为期十日的“琴旅”,同学们在琴声中、在文化经典的浸润中,收获颇丰,写下了一篇篇学习体验笔记,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他们的笔记,来品味他们在此次琴旅中的真实感受。

重逢——张之弋(大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南海清音古琴社社长)

琴学是终生之学,琴旅也从来不只是这十天而已。从上次琴旅结束的那一刻,这次琴旅便已经排上了日程。无他,想弹琴。习琴之旅便是每天早出晚归:日出而作,天不亮就裹得严严实实地出门;日落而息,离开蕙风馆的时候天多半已经黑了。

此次琴旅修习的曲目是《秋江夜泊》和《太古引》,两首琴曲风格各异,前者描绘夜晚泛舟的闲适,而后者则是慨叹古今。琴旅前看着琴谱单曲循环,上课“抢占”第一排座位,师公演示时聚精会神,练琴时间也绝不放过。如果只看前四天,琴旅可能要改名为“封闭式古琴训练营”更为合适(偷笑)。不过与志趣相投的一群人在弹琴、聊天、品茶,让人身心彻底地放松。

20190218guqin2

张之弋弹奏古琴

“古琴”本名即为“琴”,添一“古”字只为区分。但唐代古琴大雅音乐鉴赏会这几张琴确实“古”——唐琴“大雅”、元琴“韵磬”、明琴“菩提”。三张古琴齐聚山房的琴展。大雅,公元884年成琴,上千年的时光在琴面上留下了道道痕迹,琴声也在千年中不断磨合,而我也有幸被任命为"大雅护卫",得以亲身体验弹奏“大雅”。

20190218guqin3

唐琴“大雅”

不同于半年前的萌新,现在的我也许肩负了更多。或是担任团长,照顾初次琴旅的小伙伴;亦或是接任社长,协助琴社走好未来的路。但不变的,便是想弹琴的心。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孙静雯(大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专业)

一晃,近十日的琴旅就在大家的琴声、欢笑声、告别声中宣告了结束。此次琴旅,我更深地了解古琴,触碰到了古琴背后的那久远的历史,结识了许多新的伙伴,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又进了一步。

“奇”指古琴的音色奇,根本在于其脱俗,其音色独一无二,如同天籁,或地籁,或人籁。它的每一根弦,不同的指法,不同的力度,琴人不同的心境,都会有不一样的音色,不一样的感觉。琴人的呼吸节奏,对琴曲的理解也会让音色有不同的情绪。

“古”则意指古琴古朴醇和,无闹噪之声。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音色稳重悠远,借琴曲带我们穿越时间空间的界限,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次学习的《太古引》,其声澹然沉静 ,弹起时,那声音仿佛真的让我看见了当年一位位英雄豪杰意气风发的身影,和过身后一切荣华富贵或是功名声誉皆化作一个个孤独冰冷的石碑,碑上有的写着墓志铭,有的却是无字碑,有的碑前有些花束有些点心,有的碑后有几个碑主都不见得知晓的名字,或深或浅,仅此而已,再无其他。夕阳西下,随着琴声,站在山岳之间望着下面起伏的荒丘,不知不觉,泪珠竟悄悄蓄满眼眶。

“透”和 “静”则是指古琴的声音通透干净,而抚琴者也需指法干净利落,心静无杂念方可借琴悟道,与天地万物相通,养性悦心,活得明白通透。一声古琴入耳里,万事杂念离心中,愿我在探索古琴之路上,得以寻得自我的清凈和谐。

20190218guqin6

同学们结课合影

文/图:张之弋(大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孙静雯(大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专业)

编辑:廖秋娴

(来源: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公关处)

最后更新:2020-09-16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