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假如我的企业被烧掉了,但把人留住,我20年后还是钢铁大王。”换句话说,掌握了人力资源,就掌握了企业的命脉。
回忆当年选择大学志愿时,马超坦言并未有这等觉悟,他很庆幸当年选择了UIC,选择了人力资源管理(MHR)专业。“高考之后我很迷茫。在报志愿期间,我和父母参加了UIC在山西省实验中学的招生宣讲会。我们被UIC的全新教学理念、英文教学、香港学位所打动。虽然不知道以后的路是怎样,但因为UIC,我对未来产生希望,开始踏上我的MHR之路。”
马超,山西长治人,UIC 2013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绩第一名的毕业生,曾获UIC 冯燊均国情国学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本科毕业时获得 “最佳学业成绩奖”,此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获得双硕士学位,现正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全额奖学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学及其子集人力资源管理。
马超
幸运的第一批MHRer
“两年前买了瓶鱼油(大份装),最近看看快过期了,于是我日夜兼程前仆后继风雨无阻地吃,结果还有一半……感觉(我)跳海里,鱼都能认为我是同类……”上文摘自马超的朋友圈。
翻看马超的朋友圈,基本上一天一更的频率,你总能发现有趣的段子,朋友笑言他是学霸中的段子手。他觉得吐槽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补偿性宣泄。回忆在UIC的四年,虽然很多人说是四年高三的生活,但是他觉得那时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经历。
“我们是MHR的开拓者。因为初来之时,这个专业一切都是新鲜的。作为我个人,更多的是憧憬和希望。作为第一批学生,实际上我们是最幸运的。因为市场学和战略管理上有一种说法叫做‘First Mover Advantage’(先发优势)。一切的规则由我们制定。无论学习还是专业活动,老师和学生齐心协力投入大量心血,我想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教学上打造一个高质量的专业,在校园生活上培养团结实干友爱的MHR专业文化。”
作为第一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他和同学们一起成立了MHR专业学会,并担任了内务副会长。他们一起组织了很多专业内部的活动,包括万圣节晚会、新生破冰欢迎会、专业学会招新以及组织本专业的同学参与校运会、辩论赛、和拔河比赛等。UIC丰富的校园活动给了他很多锻炼机会,让他在MHR的路上越走越远。
马超在组织与管理国际会议(ICOM)获得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最佳论文奖
赢得1%的成功录取率
“国外的研究生分为授课式研究生和研究式研究生(Master of Philosophy,缩写M.Phil.,类似于国内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M.Phil.的学术要求相对高些,而且必须有导师接受才可以申请。)我是在2014年完成了一个授课式硕士学位,然后2015-2016年拿到M.Phil.学位。2016年9月开始,我攻读博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2月学期为例,整个ANU商学院博士申请者的录取率为1%。”能赢得那1%的成功录取率,他感谢UIC带给他眼界和思维的质变。
马超硕士毕业
“我来自中国山西的小城市,刚来珠海的时候,父亲曾经感叹,你看在这里能看到几乎所有你知道的银行。UIC与国际接轨的课程,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和同学给了我开阔眼界的机会,以及走向国际的勇气。”
“记得在大三暑假,我在苏州一家美国企业做人力资源实习生。这个实习机会是我们的专业主任陈嵘漍副教授帮助我获得的,并且这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从实习中,他获得了对MHR行业和工作的初步了解,开阔了眼界,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前景广阔的专业。这也对他未来的学业和职业选择起到重要的影响。
除了眼界,UIC从学生入学之初就培养批判性思维。“我认为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这让我在做事情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正反面,衡量自身优劣,学会有条不紊,百战百胜。”
“我的MHR之路是从UIC开始的,第一天踏入校门的我,从未想象过能成为今天的我。”马超说,“直到现在我父母仍然对当初报读UIC津津乐道,说这是一次最值得的‘投资’。”
文:谢婷婷
(转自《博雅行》第三期)
阅读《博雅行》第三期,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