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31日,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办的第十五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在冯燊均演讲厅(B101)举行。此次研讨会讨论作为大历史与新倡议的“一带一路”。来自不同高校的七位学者分别从文化、历史、地理、教育、国际关系、经济贸易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主题阐发。
研讨会伊始,UIC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博士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七位学者,他们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齐勇锋教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王建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建民研究员,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振江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孙建荣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教授和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太保教授。
与会学者与吴清辉校长合影
吴清辉校长为本次研讨会致开幕辞,并全程参与了5月30日的研讨会。吴校长说,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对于促进中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是当今中国迈向世界舞台的新倡议,体现出宏大的历史思维和敏锐的时代眼光。
吴校长指出,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融通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堪称是对历史资源创造性开发和利用的典范,对于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这充分说明,历史和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作为青年大学生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并富有创造性地去激活和转化,要有“情系家国、心怀天下”的理想情怀。
吴清辉校长致辞
吴校长分别向七位学者赠送了纪念品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研讨会正值UIC创校十周年之际,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主办方还增加了一个特别节目,给在场师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灯光渐暗,插着十根蜡烛的蛋糕被缓缓送上主席台,吴校长、七位学者和伍鸿宇博士一起上台,全场师生齐声合唱生日歌,庆祝UIC十岁生日。创校十年,春风化雨,祝愿UIC在未来发展得越来越好!
全场师生和学者为UIC十周年庆生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齐勇锋教授围绕 “‘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视角”为同学们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演讲。
齐教授指出,“一带一路”连接了亚、欧、非60多个国家的三四十亿人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该战略之所以被提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发展中新经济体整体崛起,世界经济中心开始从大西洋沿岸向亚太地区转移;二是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当今世界格局正从美国一霸独强向多极化发展;三是人类文明格局变化,西方文明的工具理性、消费主义、单边主义已经难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目前亟需构建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狭隘的民粹主义的新型人类价值观和多样化的文明发展格局;四是中国发展的需要,我国东部沿海正面临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遏制,需要寻求西部通往中亚、欧洲的通道和战略空间。同时,中国的经济崛起也为建设新“丝路”创造了基础性条件;第五,这也是欧亚经济互补、和谐发展的需要。“一带一路”连接了世界四大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多样性的发展。
齐教授认为,“一带一路”是人类文明理念的新突破,具有全人类历史视角。它将不同国家和民族置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寻求人类利益的契合点和共同价值观,旨在建构世界新秩序。在此过程中,中国作为发起者,应该从过去的韬光养晦向积极作为转变,由世界秩序的参与者变为制定者,发挥积极引领作用:一方面要超越自身利益,提供公共产品,扩大文化经济版图;另一方面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尤其要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这一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齐勇锋教授精彩演讲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王建新教授从专业的角度探讨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建设”。王教授长期从事考古研究,他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
王教授指出,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丝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也是一条文化交融的通道——环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北亚草原文明都在此交融共生。“丝路”古已有之,距今四千年前,北亚、西亚和中国甘青地区的人口开始向中亚和新疆地区移动,共同创造了“丝路”文明。
王教授认为,“丝路”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衰息息相关,并重点介绍了汉、唐两个时期的“丝路”发展。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标志着“丝路”的全线贯通,西汉武帝、宣帝等设置西域都护,管辖新疆以及中亚的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支等国。东汉时窦宪、班超北击匈奴,恢复了汉朝与西域的关系,并派甘英出使大秦(今罗马),“丝路”向西得到延伸。唐朝时期,“丝路”进一步发展。许多外族人来到长安,在中央政府身居要职。工艺技术、外族文化也由此引进唐朝,促进了我国古代工艺、文化的全面繁荣。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帝国崛起,宗教冲突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陆路”),再加上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路”)逐渐取代了“陆路”。20世纪后半期,由于东西方冷战,“丝路”中断。
王教授还分析了“丝路”在丰富物种、促进文化多样性方面的作用与价值,指出“丝路”对西方的影响甚于中国。也正因如此,西方各国都纷纷提出“丝路”计划。当然,“一带一路”也面临着交通、信息乃至金融方面的许多困难。中国学界至今对中亚地区不大了解,境外考古也至今未列入外交战略。
王教授希望在经济建设中,政府、企业和学界能够根据国际惯例形成共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其演讲博古通今,妙趣横生,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王建新教授精彩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建民研究员的演讲题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与中俄合作”。李建民先生作为研究俄罗斯的专家,曾多次参与中央、军方、企业等多方的会谈,还在中国驻俄大使馆工作多年。特殊的经历使她能够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剖析“丝路”。
李先生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不断被深化、挖掘的概念,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丝路”冠名的计划构想不断被提出,比如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提出的“丝路”外交,伊朗的铁路“丝路”计划,以及美国的新“丝路”计划等。他们不约而同地锁定中亚地区。甚至可以夸张地说,谁控制中亚,谁就控制了世界。古代“丝路”是商旅文化之路,但当时缺乏一个整体的国际框架,现在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将国际合作机制框架纳入其中,这是新经济体另辟蹊径,追求双边、多边发展的体现,是中国利益所在,也是责任使然。
李先生指出,由于“一带一路”地区各国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水平不一,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空前的,而且这种障碍与困难主要在国外,重点是中亚地区:一、中亚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缘战略价值,是各大国角力之地。二、中亚地区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文明冲突。三、中亚各国内部矛盾冲突尖锐,甚至缺乏正常的政权更替机制,一旦反华势力上台,后果不堪设想。四、中亚投资环境本身面临着经济、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风险。五、国内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缺乏对国外投资环境的评估。而俄罗斯作为欧亚经济联盟的主导,在中亚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俄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倡议的成功推行。因此,中俄两国应该具有全球视野,互相尊重,消除疑虑,欧亚大陆应成为中俄的合作区域。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建民研究员精彩演讲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振江教授从国际关系的视角来解读“一带一路”,他的演讲题目为“‘一带一路’:国际关系视角的学理解读与政策建议”。
张教授首先解释了何为国际关系的视角,即以国家为基本单位,包括领土国家、民族国家,这个“国家”有着统一的、理智的政府,享有不受干预的主权。其次要把国家放在整个国际体系和国际规则中,整个国际体系必须有其范围、行为体和国际规则(包括国际法和国际条约)。
张教授指出,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缺乏这种国际关系的视角。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自诩“天朝上国”,将世界看作“中国的世界”。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中国对世界的认知变成“中国与世界”。直到近代,我们才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员,无论愿意与否,世界格局都将对中国产生影响,中国的举措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世界。
正因为如此,张教授认为我们不仅要从国内的角度去分析“一带一路”,也要从他者的角度来审视自身,避免出现解读上的内外反差。“一带一路”不仅寻求的是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是一种国际关系的博弈。它不仅是中国的工程,更多的是中国与外国的合作。
在此基础上,张教授从学理上提出了几项政策建议:第一,强调“丝路”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共享遗产。既然各国都在利用“丝路”的概念,与其互相争斗,不如合作共赢。第二,要维持利己和利他之间的平衡。第三,要寻求政府与非政府角色之间的平衡。总而言之,要把中国放到世界中去,把“一带一路”放到国际关系中,从国际视角而非本国视野来制定战略与计划。张教授热情洋溢,也引发了同学们对该问题的广泛兴趣。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振江教授精彩演讲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孙建荣教授就“‘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进行了文化方面的分析。
孙教授指出,“一带一路”的“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中最重要的是民心相通。民心关乎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其中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不容忽视。在此层面上,对教育(高校)、学生、教师都可能会提出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学校必须对教育理念进行基于文化考虑的反思。大学本科不仅应该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应用性学习、公民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教会他们从自己的文化视野出发,了解、尊重他人文化。学生应该努力成为一个文化能力人(culture-capacity),要认识自己的文化,还要辨认、理解和尊重他人文化,取长补短。教师则必须完成文化理念的转型,要引导并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也要注意教与学行为上的转型。
张教授指出文化直接影响行为,人类行为或多或少都将受到文化变量的影响。他从民族文化六大维度——权利距离、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阳刚性、避免不确定、长远打算、纵欲与节欲的角度分析世界各国文化的特性,提出文化相近性与领土距离并无直接联系的观点。并指出,我们要制定出符合民族文化特性的行为框架,高等教育在此过程中应该进行基于“一带一路”所需人才的评估,承担起咨询、人才培养和知识转化的责任。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孙建荣教授精彩演讲
5月31日上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教授进行了题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未来”的演讲。
陈教授首先介绍了“海路”。“丝路”的概念最早是由十九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研究表明,“海路”早于“陆路”。同“陆路”一样,“海路”不仅是一条交通和物品贸易之路,也是风俗文化、精神文明交流的无形之路。它成于秦汉,唐代时形成了网络,成熟于明清,明代郑和七下西洋,船队规模空前庞大,此举定格了“海路”。“海路”东至日韩,南及东南亚,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关于“海路”仍然存在时间、主体、起点和终点方面的争议,目前达成的基本共识是:“海路”是以丝绸贸易为象征的、在中国古代曾长期存在的、中外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以及与之相伴岁的经济贸易关系。它不仅是一条固定的有形道路,更代表着一种精神和文化。
此外,陈教授还介绍了“海路”的东、南、西三条航线。最后,陈教授对“海路”提出了未来的展望:一、“海路”区域各国相互开放,多边合作;二、互利共赢、包容式发展;三、中国承担国际公共治理和提供公共品的大国责任。就国内来看,要建立完善的自由贸易区和贸易机制,这样才能在统一框架下共同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教授精彩演讲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太保教授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杨教授认为,地理学所具有的时间演化、空间组织和系统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一带一路”。从中国的地理环境来看,我国是亚洲“中央之国”,利用自身地理之便就可连接他国,不用借道。与他国相比,我国的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但也具有局限性。比如国境线漫长,民族众多、热点繁多;领海多为边缘海,被陆地和岛屿阻隔,东有岛链锁国,南有马六甲困局,通往印度洋、太平洋的航道易受封锁;加之我国海陆兼备,要避免两面应付。
杨教授指出地理环境对国运有很大影响,海陆畅通太平时即是战略机遇期。一旦海陆安全环境同时变化,将疲于应付。因此,建设“一带一路”的考虑之一就是以陆制海,用陆地优势来化解、分散海上压力。在如何建设“一带一路”的问题上,杨教授认为,一要全面宣传,重点推进;二要中欧联合,东西推动;三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四要加强中俄德印四大国的协调;五要高举合作共赢的旗帜,继承优秀历史品牌,抢占区域合作的道德制高点,团结沿线国际人们,对接沿线各种区域合作制度。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太保教授精彩演讲
本次研讨会为期一天半,临近期末考试,现场仍然座无虚席,更有不少同学席地而坐,可见同学们对国家发展与现实问题的关注。研讨会期间,大家积极提问,踊跃发言,营造了师生、学者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
现场问道
在5月30日晚的师生晚宴中,同学们与学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给各位学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研讨会最后,伍鸿宇博士总结道:此次研讨会中,七个学者从不同学科和角度来探讨“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历史地理、国际政治、经济贸易以及文化教育等不同领域的思维与视角,其中的古今相联的历史思维、人文与自然相关的系统观察和自我与他者的换位思考让我们获益良多。这次研讨会是我们UIC人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始,希望在将来条件成熟的时候,能够组织同学们重走“丝绸之路”,体验古老中外文化通道的历史魅力和时代新貌。
撰稿: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肖玉琼
摄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杨勇
(来源:中国语言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