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有何价值和意义?传统文化可以怎样在当代社会传播与复兴?这是这个时代中国人需要认 真思考的文化课题。围绕“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与复兴”主题,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和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九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 于5月6-7日在冯燊均演讲厅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八位学者应邀出席,来自UIC不同专业的数百名学生、教师和社会嘉宾参会。
与会学者合影
B101、B102都坐满了学生
与学者、嘉宾与吴清辉校长及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的老师合影留念
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博士主持了开幕式。他先介绍了参会学者和研讨会的程序,接着请吴清辉校长致欢迎 辞。吴校长谈到,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崛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都相继成立了国学研究院,UIC也在去年12月正式成立中华文化 传播研究院,致力于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复兴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吴校长说,他相信与会的各位专家,能以开阔的视野、多元的角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找出中国文化自强和崛起的文化复兴之路。校长向与会的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送纪念品留念。
吴清辉校长为研讨会致开幕辞
吴清辉校长向与会学者赠送纪念品
在研讨会依次展开的四场研讨中,学者们纵横捭阖、深入浅出地介绍自己的观点,下面分别简述。
林安梧:从融通和平等两个向度展开对话
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所长林安梧教授带来《论儒道佛三教经典对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可能贡献》的主题演讲。在对“国情国学”这一主题的理解上,林教授提出,国学应立足于国情。落实到21世纪,已经是中国文化必须发声,中国文化需要参与世界的新时代。全球 化中的中国文化与其他人类文明的对话需要从融通和平等两个向度考虑。中国文化的特性——和而不同为儒道佛思想的融通提供了可能,进而可以实现情感脉络中的和谐;中国文化传承中所具有的责任感和历史担当又自然地为解决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人类文明一直期待着更多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要有话语权,同时也要有开阔的胸襟。
论及阅读中国的古籍经典,林教授呼吁在座的年轻人,一定要回到经典本身,回到生活存在本身,要去具体的体会和感受。只有做到“感其意味、体其意蕴”,才能“明其意义”。林教授还对UIC的莘莘学子提出自己的期待,希望大家可以学好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成为“珠圆玉润,海天无涯”的人才。
林安梧教授在演讲中
赵丽宏: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文化精神有自信
贡献生生不息,在传统文化浸润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应该具有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随后发表《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演讲。赵先生与UIC颇有渊源,2014年授予为UIC荣誉院士,这次来UIC,他尝试从文化与人生的角度切入,谈谈自己看到、想到以及正在做的事情。他说作为一个作家,自己感到最骄傲和自豪的就是能用汉字写作。
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一直没有中断,要让世界关注中国文化,关键是中国文化要有渠道、有意识的介绍自己;而介绍的前提,是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文化精神、文化智慧有自信,有感动。青年学生要给自己多一些机会触摸中 国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这样就一定会对自己的文化产生由衷的敬意,进而主动的传播和发扬。多年来,我们一直积极的介绍西方的思想、潮流,特别是对西方文学资源的引入,相较于主动推进和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而言,是不均衡的,这种局面需要改善。以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现象为例,我们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文化内涵为主题来做我们的文化平台,而不是继续建造第二个第三个迪士尼乐园。文化输出和文化对话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此外,赵先生还谈到自己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提交传统节日放假的建议,旨在尊重传统,传承文化。同时,他鼓励当代青年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可以让年轻人的生命无限拓展,和作者一起去体验不一样的 人生。
赵丽宏先生在演讲中
黎志添:重新思考道教的特质和价值
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黎志添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传统道教文化的特质及其对当代文明发展的贡献》。黎教授指出,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源远流长的宗教。从汉代到现在,道教没有中断过。虽然,道教涉及了复杂多样的经籍、仪式、符咒、修炼和道派,并且在其历史发展中又结合了中国地方社会多元和复杂的宗教文化和习俗,大众对道教的客观认识有一些困难,但是,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是有其独立的知识体系 的,可以为人们了解和学习。清中叶以后,中国文化面对的是如何回应强大的、优越的西方文化入侵和影响的问题。在这个文化背景下,道教一直试图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但始终受到落后的封建传统糟粕的牵连以及西方现代唯理性主义的检视。直至二十一世纪,中西文化交碰进入理性吸收、消化和客观看待中西文化底蕴的新时期,道教的特质和价值有机会去重新思考。道教重视身体修炼,希望达到“精、气、神”的和谐;同时道教以“道法自然”作为人生价值的基础,倡导“尊道贵 生”的宗教精神。
最后,黎教授在回答学生提问的环节,解释了宗教和现实理性的不同,现实理性了解和解决的只是一部分的矛盾,而宗教关注的是整体生命的问 题。
黎志添教授在演讲中
翟玉忠:以法生德,以德固法
与道家类似,可以从新国情发掘新国学价值的还有法家。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翟玉忠的演讲就围绕 “法家的复兴与中国法治的未来”展开。翟先生以别廷芳的案例展开,生动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经典的法治案件,体现出法家“信赏必罚,以辅礼制”的主张。同时, 结合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他指出,西方是神教社会,其道德是靠宗教维系的;中国是世俗社会,道德没有宗教的维系,因此除了教化,道德必须靠法律支撑,也就是以法生德,以德固法。
最后翟先生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 法系中独树一帜。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作为结尾,提出需要注意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我们可以移植别国的法制,却不能移植别国的法治。中华法系在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只有真正的法治,才能实现一个既无包公,又无别廷芳,不依赖人治的路不拾遗社会。
翟玉忠研究员在演讲中
郭宏达:书院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社会是相融合的
白鹿洞书院肇始于唐,宏大于南宋,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古老最负盛名的书院之一,在短暂茶叙后,白鹿洞书院副院 长郭宏达教授发表《白鹿洞书院教规与人文教育》主题演讲。郭教授首先鲜明的提出,传统文化之于现当代社会的价值探讨,是转化的问题,不是是否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精神转生为现代文化精神,就是与现代化社会的接轨,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之中,并为现代社会所需要。中国书院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和文化现象,是中国为 人类文明做出的又一贡献。其中的《白鹿洞书院教规》则是中国书院文明的伟大遗产,同时也是构成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的心理基因,它的内在影响力持续至今。
接着,郭教授用图片的形式向在座师生展示了白鹿洞书院的景观风貌:白鹿洞书院坐落在庐山五老峰。四山环合,一水中通,林谷幽邃,凤泉云壑。形 成文物保护、教育培训、文化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格局。当谈到著名的春风阁时,郭教授说出了自己受传统文化启发后得出的想法:圣人教诲使人如浴春风,故名之曰春风阁;又春风一岁一度相似,春风阁岁岁不同,春风阁之于春风,春风为永恒,春风阁为过客;若春风阁之于住此楼者,则春风阁为永恒,人 为匆匆过客。
最后,郭教授总结道:书院所体现出的治学做人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但其笃实务本和开放进取的精神仍然凝聚在中华民族的心中,它的文 化精神与现代社会是融合的,所以会对我们的教育带来启迪。
郭宏达教授在主题演讲
冯哲:书院塑造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气质
近年来,一批新式书院也逐渐在中国书院发展中崭露头角,创办于十一年前的北京四海孔子书院即是当代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实体。北京四海孔子学院创办人、院长冯哲以《传统书院的现代复兴》为题,展开演讲。在演讲前,冯先生向在座的同道和师生行拱手礼。冯先 生对UIC的国情国学教育方法表示赞许,他指出UIC作为高等教育创新之路的有力探索,是很成功的尝试。
演讲中冯先生谈到,书院体系是与现代高校不同的文 教机构,是“专属于中国文化的美丽隐喻”。人的生命-大自然-历史文化的连接是书院的真意。在这种连接中,要义之一在人与人之间的挚诚相待,“师徒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要义之二在人与历史文化的相通相感,书院中人对文化情感的信仰和归属感,“出入经史、修身为本、兼善天下”。冯先生梳理了传统书院的发展脉络,指出山水田园式的书院阐释了中国文化本身,也塑造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气质。随后,还播放了书院祭孔仪式的视频,让在座的师生对书院的教育模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谈到书院对接现代高等教育的出路问题时,冯先生认为,一方面书院自身的建设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需要寻求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目前国家教育领域大力推行改革,可以说书院的前景是很光明的,我们揣着理想,兼顾现实,在书院的土地中,可以长出真正的中国人。
冯哲先生在演讲中
傅承得:推广华文经典为华人民间社会注入文化基因
来自马来西亚的傅承得先生是一位资深的国学经典推广人。他从2004年起推动中华文化原典阅读;2009年起巡回全国导读儒家和道家经典课程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大学》及《中庸》等;2016年在槟城创立“傅承得经典学堂”。傅先生的 演讲题目是《文化基因——一位儒、道民间讲经人的思考》。演讲由马来西亚华文文化现状、在马来西亚推行经典阅读的原因、办成经典课程的要素和成功推广华文 经典的意义几方面组成。
其中重点介绍了经典课程的实践理念。傅先生认为,中华文化经典普及阅读运动实际上是一次为马来西亚华人民间社会重新注入文化基因, 以及寻找自我身份认同的生命之旅。经典的力量在于,它直指自私的人性和贪婪的人心,所以它永不过时。只要一个社会仍存在有心人,想要比较深入的了解中华文 化,也想解答个人生命里的难题,经典就有流传的机会和意义。
傅承得先生在演讲
逄飞:文化需要社会工作的推广和传播
逄飞先生已从事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十七年,是一耽学堂创办人、总干事。作为第一代草根义工、中华文化生命信仰者和实践者,逄先生在大力推广经典阅读活动的同时,也不断进行经验的反思和理论的总结。此次《简谈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道义实践体会》,逄先生介绍了 自己在民间推进社会服务的心路历程和发展成果。着重强调了社会服务工作者的思想觉悟和心理认同问题。
他认为,作为文化生命更新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应该“先做你想说的,再说你能做的”,也就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传统文化需要传而统之,统而传之;所以文化必须实践,文化需要社会工作的推广和传播,而社会工 作必须走人间道路。因此,“苦行僧+职业革命家+理想主义者”的标签就是文化实践工作者需要具有的素质和品格。他以公园晨读项目为例说,老中青志愿者都体 现出“志愿”这一精神+行为的感召和凝聚作用,这种文化实践可以改造国民性、培育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并且重建基层社会。
逄飞先生发在演讲中
本次研讨会的八位学者报告内容丰富,举例详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给我校师生带来诸多启发。提问互动环节 中,同学们结合实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吸收、实践以及专业知识方面提出诸多疑问与思考,各位学者专家都给予中肯的建议与引导。学者专家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复兴方面的专注与热忱感染了在场师生。
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的吴炳钊博士为研讨会做了总结。研讨会结束之后,学生们与学者又相聚于师生晚宴,继续探讨 和交流。
亦师亦友的师生晚宴
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开办于2007年,今年已经进入第十年。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一直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研讨方法,致力于开拓UIC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了解中国传统与现代社会,是UIC在创新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探索和实践。
文:孙思琪
图:杨勇
(来源:中国语言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