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2017-2018年度驻校艺术家孙萍女士、叶金森先生来到best365网页版登录(UIC),给师生们带来一场《京剧中国——传统·传承·传播》的演讲与表演。本次活动是UIC新校园冯燊均演讲厅启用后举办的第一场活动,吸引了不少师生慕名而来。
吴清辉校长致讲座开场辞时指出,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全世界的舞台上都是极为突出且优秀的,他希望同学们在聆听此次讲座时,除了欣赏优美的京剧艺术,也应该思考为何京剧会有今天如此崇高的地位。
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秘书长伍鸿宇教授主持。他感谢孙萍和叶金森老师对UIC博雅教育的认同和支持,认为两位老师除了在京剧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之外,还有着丰富的在欧洲和北美宣传京剧的经验,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上极有心得,可谓是京剧走向世界的杰出探索者。
吴清辉校长致辞
吴清辉校长与孙萍女士、叶金森先生合影
孙萍女士首先简要介绍了自己学习、探索京剧艺术的历程,她在15岁时就担纲了现代京剧《赛驼之后》的主演,是中国京剧历史上第一代本科毕业生、中国国家京剧院的当家青衣演员。提及此,孙萍女士十分感激当年袁世海、杜近芳、张春华等恩师对她的提携,没有这些名师的提携就没有她的成功,并对同学们表示,UIC这所博雅大学为同学们提供了如此高水平的平台,是国内很多985、211院校也难及的,因此同学们对此应有感恩之心。2000年前后正值中美关系紧张之时,孙萍女士与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交响京剧”,这一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精华的形式在北美演出时引起了轰动,更征服了西方的观众。2016年,孙萍女士获美国查普曼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她对此深有体会。
为了让同学们对京剧艺术有更生动的理解,孙萍女士表演了京剧《霸王别姬》的选段,藉此向听众说明,京剧动作讲究的是雕塑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造型都是十分优美的。而叶金森先生也表演了京剧《定军山》的选段,这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的拍摄题材,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接下来播放了梅兰芳先生于1930年访问美国的纪录片片段,让同学们知道,当年京剧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纪录片放映结束后,孙萍女士和叶金森先生为同学们讲解了京剧的起源、发展、行当等基本知识。孙女士表示,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中,中国戏曲是唯一存活下来的,这与中国各地的地方戏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地大物博,地方方言养活了 地方戏曲,而地方戏曲又教化了地方人事,一代代地流传下来。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演出,但他们演罢祝寿戏并未返回家乡,而是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经过五六十年的衍变,在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同光十三绝”为代表的著名艺人,一个独特的戏曲种类——京剧诞生了,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国京剧是世界上综合性最全的艺术,曾被翻译为“北京歌剧(Peking Opera)”,但它要比歌剧多很多(歌唱、朗诵、动作、武术、舞蹈等),这样的英文翻译叫法似乎不够准确,因此孙萍女士坚持将它翻译为具有中国特色的“Jing Ju” 。
在场师生专注聆听
接下来孙萍女士和叶金森先生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每一行当下又细分为许多不同种类,每一类别都有各自的专长与特色。在讲解中,两位老师也配合相对应的表演以增进同学们的理解。如叶金森先生在讲解“武生”时,为同学们表演了京剧典型的程式动作“起霸”;在讲解“花衫”这一由梅兰芳先生首创的旦角种类时,孙萍老师就使用彩绸为大家表演了《天女散花》的片段,优雅、灵动、舒展的身姿使同学们发出了阵阵赞叹。两位老师都强调了扎实的“功夫”对京剧演员的重要性,这个功夫不仅要自幼练起,而且每日都不能有懈怠。
孙萍女士为大家表演《天女散花》选段
京剧的艺术特点是程式性、写意性和虚拟性。为了让同学们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叶金森先生为大家演示了一些京剧道具的使用方法。叶先生用单刀演示了“起溜”、“跑马场”等程式动作,矫健英武、虎虎生威的身姿完全不输电影明星,赢来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叶先生又用马鞭演示了“上马”、“趟马”等程式动作,虽无实体之马,但通过生动的唱腔与肢体动作将其呈现得活灵活现,同学们纷纷发出欢呼声与笑声,大呼过瘾。京剧的布场也体现了写意性与虚拟性特点,虽然往往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在台上,但这简单的道具却能代表家中、监狱、宴会、公堂等不同的场合。孙萍女士和叶金森先生更是合作演出了《玉簪记》中陈妙常坐上老艄翁的船追赶潘必正的《秋江》一折,两位艺术家将陈妙常的娇羞、老艄翁的俏皮演绎得惟妙惟肖,同学们一时为陈妙常面对水波的胆怯而屏息凝神,一时又被艄翁的风趣幽默逗得捧腹大笑,短短的一折《秋江》下来,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观众都为两位老师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与艺术氛围所深深折服。
叶金森先生表演单刀,虎虎生威
孙萍女士、叶金森先生合演《秋江》,惟妙惟肖
最后两位老师深情地为同学们介绍了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社的历史。1904年开办的富连成社被誉为京剧中的黄埔军校,培育了无数京剧艺术的人才,如马连良和被誉为“武丑宗师”的叶盛章,其科班训词更是许多京剧演员一生的座右铭。最后在叶金森先生的带领之下,全场起立朗诵《富连成科班训词》,大家对于传统戏剧艺术家的人格与艺术追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来到提问环节,同学们对于京剧等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与传播有不少疑惑之处。两位老师指出,对于京剧、相声等传统曲艺,不断演出、让大家注意并熟悉这种艺术形式是首要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微信群等新兴媒体传播;除了重视对外传播,对内传播也十分重要。孙萍女士也感叹,现在戏曲创作的环境的确不是十分友好,面临着严重的“编剧荒”,在现代戏、新编历史戏上是弱项,传统剧目相对是发展得最好的,她引用梅兰芳先生的话,京剧艺术的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移步不换形”,如今教授京剧的中小学在不断地涌现,她认为京剧艺术的发展是呈U字形的,虽然现在处于低潮,但相信将来肯定有重现辉煌的一天。
在场观众积极提问
UIC龙狮队的队员也向两位老师提问道,如何才能在演出中准确踩到鼓点呢?两位老师表示,舞狮的锣鼓点相对京剧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演出者需要熟悉鼓点,鼓点也要熟悉演出者,演出者需要心中有底谱并把握演出的心理节奏,面对不同的观众时有不同的演出节奏,还需要考虑照顾到所有的观众。
另外也有同学问到,因为要为本学期的文化创意大赛作准备,作为非专业的演员,如何能在舞台上做到生动优秀的表情管理呢?孙萍女士指出,在表演和创意方面京剧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如在舞台上动作、神态、语言应该夸张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释放表演的自信,只有具有了表演的自信,观众才会被说服。
最后孙萍女士带领在场听众学唱了京剧经典曲目《玉堂春·起解》,并让五位同学上台,穿上正式的京剧演出戏服,精心指导他们学习一些京剧表演的身段和动作。台上的学生学得不亦乐乎,台下的听众亦看得津津有味。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优美绝伦,虽然整场讲座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但仍有不少同学觉得意犹未尽,留下来与两位老师畅谈对于京剧的体会。
孙萍女士指导同学们学习京剧动作
现场部分师生与嘉宾们合影留念
文:郭巧瑜(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图:刘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来源:中国语言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