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深入西南山区,这些大学生让非遗文化焕发青春

发布日期: 2020-08-05 打印

近日,best365网页版登录(UIC)学生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以下简称“三创赛”)广东赛区选拔赛决赛斩获佳绩,共获一个特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创赛”由全国电子商务创新产教联盟主办,分成校赛、省赛和国赛三级竞赛,是激发大学生兴趣与潜能,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同实战精神的学科性竞赛。

广东赛区2020年报名参赛学校共计51所,参赛团队合计1345支,参赛人数达到7200多人。经过各高校校赛层层筛选,272支团队入围广东省初级赛。UIC经由工商管理学部组织校内选拔,选出7支队伍参赛。其中,“遗蓝文化”项目团队获得省赛特等奖,指导老师李运桦博士和林美玉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奖。

此外,“车易停电子商务公司商业计划书”项目团队和“‘明灯’痴呆症跟踪咨询中心”项目团队获得二等奖,“Diet人工智能厨房”项目团队获得三等奖。

 

挖掘传统文化 创新商业品牌

“遗蓝文化”团队成员来自四个学部,由会计学、媒体艺术与设计、公共关系与广告、金融数学专业的大二、大三同学组成。各专业的同学们跨界合作,分别负责市场发展、品牌管理、自媒体运营、财务管理等工作。

“中国是全世界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许多地区都积累沉淀了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大学生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学识去挖掘传统文化的商业化价值。”团队队长、2018级会计学专业杨将说道。团队首先将目标瞄准了黔东南以蓝草为原料的蜡染技艺,以实现“打破非遗文化的局限性,引导蓝染文化走进现代生活”为目标,组成创新创业团队,整合蓝染工艺资源,从非遗课堂、非遗旅游和非遗文创三个方向打造非遗品牌。

20200804UIC 7 1

“遗蓝文化”团队成员在贵州丹寨的合作工作室

“遗蓝文化”团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前往贵州黔东南传统村寨和云南巍山扎染厂等地调研,与非遗手艺人交流合作。同学们发现,山区不方便的交通条件造成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走不出来等一系列窘境,而当地的环境和气候为蓝草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有利于低成本生产蓝染产品。于是团队结合苗族蜡染、刺绣,白族、彝族扎染,侗布,印染等众多国家级非遗技艺,与当地手艺人一起开发文创产品,并在设计时参考当地文化背景和传统故事,赋予产品深刻的文化内涵。

20200804UIC 12

团队成员探访贵州苗族蜡染非遗传承人张世秀(中)

20200804UIC 9

团队在贵州黔东南丹寨县排莫村学习蜡染时的作品

在整个文创项目的运营中,团队充当着手艺人与手艺人之间、消费者与手艺人之间的桥梁角色,为非遗手艺人们提供创新的产品设计方案和劳动机会,向消费者展示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和创造力,并建立连接传统手艺人和消费者的新销售渠道。团队将传统技艺和现代化设计相结合,设计生产出了T恤、帆布鞋、渔夫帽等文创产品。2019年,遗蓝文化团队共举办非遗体验活动15场,为手艺人带去数千元劳动收入。

20200804UIC 10

团队设计生产的文创产品

团队还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对非遗文化有潜在兴趣的群体,开办了蓝染各项技艺的课堂和体验作坊,在珠海筹办蓝染主题的大型非遗文化展览,展出了许多珍贵藏品和团队的原创设计。

20200804UIC 5

蓝染主题展览

20200804UIC 3

2019年,团队在珠海开展非遗文化课堂

杨将同学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非遗文创来吸引更多青年人的注意力,让社会更多地包容传统文化,从历史的积累中推陈出新。这次三创赛获省赛特等奖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大的鼓励,也是团队正式向创业团队转型的契机。”

20200804UIC 1

杨将在比赛中答辩

指导老师、工商管理学部助理教授李运桦博士表示,UIC的全人教育让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遗蓝文化”团队成功的重要因素。另一位指导老师、四维教育协调处处长林美玉说,“遗蓝文化”团队成员以公益的心做文化企业,给非遗文化找到一条焕发青春的路。

 

 获奖和校赛评委名单

20200804UIC 2

 

WeChat Image 20200805102924

 

 

 

来源 | 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公关处

文字 | 廖秋娴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高昕瑜

最后更新:2020-12-13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