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文学创作:沟通虚与实的桥梁

发布日期: 2009-11-26 打印

11月23号,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来访UIC,八名作家以"文学灵感的来源:我怎样成为一名作家"为题,与UIC同学分享了他们的写作经历。

 20091126-121251.jpg

 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的八位作家在简介会上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院长Jeff Wilkinson教授代表UIC向八位作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活动在简短的开幕辞后开始,在两个小时的交流活动中,八名作家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组与学生进行讨论,同学可自由向作家提问。

来自夏威夷火奴鲁鲁的诗人兼小说家Kirby Wright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表示,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寻找自己的声音"。Kirby Wright说:"寻找自己的声音可以让自己的作品更有力量,同时思维和写作风格都可以灵活地转换"。他以自己的经验表示,旅行和梦境都是发现自己的"声音"的地方,并现场给同学朗读了他的诗作。新加坡诗人兼小说家Wean Poon则表示,她的灵感往往产生于在候机室无聊的等待中。菲律宾的作家Miguel Syjuco则表示,除了灵感,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还须不怕挫折和困难,坚持不懈地创作。

 20091126-121520.jpg

 小组交流讨论

曾获鲁迅文学奖的中国内地诗人兼小说家毕飞宇也在现场与同学们交流。有学生问到作家写作时是否都会把自己相关的经历放进去,毕飞宇回答说:"会放进去,但要把对作品有用的东西组合好,没有必要百分之百还原生活,小说百分之九十都是靠虚构的。离开虚构,小说就死了。"

日本的诗人、评论家Arsushi Shiiltada和台湾的诗人、散文作家陈黎则跟同学们分享了写作的意义。Arsushi Shiiltada提到作家能够写出别人看不到的现实,写作并非是逃避现实而是寻找另一个现实。他表示,他的写作致力于使已经在现代化中迷失的琉球人社会的神话重新恢复活力与生机。陈黎通过诗的手法来解构现实的束缚和压制,他称之为"喜剧式的释放"。他认为文学创作是一架沟通虚与实的桥梁。

此次活动除了同学与作家面对面的讨论,作家们还现场朗读自己的诗歌作品并进行讲解,让同学更好的欣赏到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八名作家和UIC同学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一名大一国政的同学表示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它一方面提供了与社会各界人士接触的机会,一方面可以开阔的視野,提升自己的內涵。


撰稿记者:凌越 钟秋 徐堃
摄影记者:张皓
编辑:Cheryl Chen
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传播中心

 

最后更新:2023-04-18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