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微光打在墙上,坐落文化小镇8A幢的皮影戏剧艺术馆(简称皮影馆)隐隐散发出几缕古朴的气息,滕德清师傅总是来得很早,在他忙碌的身影中,墙上悬挂的“关羽”、“秦琼”也鲜活了起来。
衣着朴素,不善言辞,在学校里,朴实的滕师傅并不引人注目,但每当有人与他打招呼时,他总会回以灿烂的笑容。
滕师傅为同学们展示皮影作品
学艺两年成师傅
1959年,湖北云梦县皮影剧团招收学徒,滕师傅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我当时在云梦二中读书,学校派人找了我三次,我每次都要藏起来,那时候真是一心跟定皮影戏了。”
“我们学皮影的,也是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三年能够上台表演,就是师傅,不行的,就只能一辈子在做后台工作了。”
滕师傅自豪地说到:“我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进步很快。可是学艺两年就上台表演却是一场意外。”
当时正值年关,剧团的老师傅们都被请走表演了,滕师傅的一位同乡找到他,希望他能为没有请到师傅的父老乡亲们演一场。他临危受命,为家乡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自此也一炮而红,成了真的“滕师傅”。
获温家宝总理接见
出师以后,滕师傅很快就加入了县文化馆成立的文艺队,走街串巷,为云梦的乡亲们带去欢乐。可好景不长,1965年滕师傅刚刚调回皮影剧团,就赶上了京剧改革,一刀切,全国的地方传统戏被禁演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皮影戏作为旧社会的糟粕被停演了,剧团解散,滕师傅也被下放,先后在新华书店,广播局等单位任职。
虽然官方停演了皮影戏,他私下却从未停止过对皮影戏的练习和思考,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可以再一次站在舞台上,用双手给他的观众带来快乐。
改革开放后,皮影戏被“平反”,成了中华文化的瑰宝。滕师傅立即开班收徒,着手为皮影戏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除了收徒弟,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改进旧的剧本,也创作新的剧本,”滕师傅说:“时代变了,皮影戏要是想有发展,也要跟上时代潮流。”
走进新世纪后,滕师傅带着自己的剧团,先后参加了在唐山,福州和杭州的皮影比赛,而他组织的《凤凰山》在全国汇演更是大受欢迎。
2007年,滕师傅带着云梦皮影进京,在中华世纪坛参加了中国第二届“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化遗产日”奖,并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
UIC是一个新的起点
滕师傅和UIC的故事要从一个人说起,那就是捐赠皮影藏品,促成UIC建立皮影馆的赵树同教授。“我是在一次汇演上认识赵教授的,他当时也在UIC授课,看过我的表演后,就邀请我参加到学校的皮影戏项目中来。”
2008年,滕师傅第一次来UIC,为同学们讲授了皮影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紧接着,在2009年,滕师傅在学校开办了第一届皮影夏令营,针对的主要是当年的大一新生。在活动中,不仅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很多在UIC的外教也慕名而来,感受皮影戏这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随着2011年UIC皮影馆的正式落成,全人教育艺术体验课程开设了皮影课,滕师傅在学校的皮影戏教学走上了正轨。2012年,滕师傅正式加入UIC,成为皮影馆的入驻艺术家。“在皮影课上,我主要是教两样东西:皮影道具的制作和皮影戏的表演,”滕师傅表示同学们很尊敬他,也很尊敬皮影艺术。
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更是给滕师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每学期末,我们都会有作品的展示和表演,这就需要同学们组成小组工作。UIC的同学们很擅长小组合作,制作和表演分工明确,配合的很好,所以即使学习的时间很短,他们也能完成相对专业的制作和表演。”
谈到皮影戏当下的发展时,滕师傅盛赞了UIC皮影馆,他说:“这里是广东第一家皮影馆,这里不仅有皮影作品的展出,也可以进行教学和演出,这种学展结合的方式更加活泼,对皮影戏的保护和发展很有帮助。”
但滕师傅也有自己的担忧:现在社会很少有家长希望孩子去做学徒专门学习皮影,后继无人是这个传统文化遇到的最大问题。年近七旬的滕师傅说:“我很快就要退休了, 干不动喽, 可是皮影戏在UIC的发展不能停下脚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参加到皮影项目中来,爱上皮影,传承皮影。”
◎翟健博(大三 国际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
转自第四十四期《四维首印》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