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大学教育何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路在何方?这些都是历久常新、不容回避的难题。在过去九年内,UIC不断以自己的创新实践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全人教育理念的创新实践就其一。全人教育办公室主任郭海鹏博士将在本文中为您全面介绍UIC全人教育理念的历史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
UIC于2012年建立射道馆,射道成为体育文化的选修课之一
博雅学院代表欧美大学最悠久的传统和最高的品质
UIC在建校之初,即确立了以美式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为典范、创建内地首家小而精的博雅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的目标,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开辟一条新路。源于西方的博雅教育移植于中国的土壤,必须要进行本土化的创新,才能走出一条中西结合的新路。“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是UIC创新博雅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灵魂,它一方面是对香港浸会大学“全人教育” 理念的传承,另一方面又针对全球化时代的特点以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有所创新。
全人教育基地之古琴室
博雅学院代表了欧美高等教育最悠久的传统和最高的品质和水准,其特点是小而精、以本科生教育为中心,师生比低且互动密切;又因其所授学位多在文理(arts and science)两个领域,被称为文理学院。 2014年《福布斯》美国大学排行榜的冠军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就是一所仅有约2,000名学生的小而精的博雅学院,紧随其后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季军是另一所博雅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
全人教育基地之画室
博雅教育是包括博雅学院和研究型大学在内的所有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模式。例如,哈佛是一所研究型大学,但其本科生教育也采用博雅教育模式。根据“美国学院和大学协会(www.aacu.org)”的定义,博雅教育包括两年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加上两年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博雅教育课程中所有专业同学共享的那部分课程,包括人文学科(humanities)、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s)和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三大领域,它让学生接触到专业之外的各领域的通识,为学生发展基本的心智、社会参与和实际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全人教育基地之射道馆
博雅教育的源头往往被追溯到古希腊以培养“自由人(free man)”为目标的西方古典教育,因而有时也被称为自由教育。其重点在培养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所学科目包括三文(trivium)和四科(quadrivium)两组,前者包括文法、逻辑和修辞三个文科科目,后者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四个理科科目,合称“博雅七艺(seven liberal arts)”。这样的一种教育是文雅的而非功利实用的、关乎心智的养成而非狭窄职业技能的训练。
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欧洲中古世纪,博雅七艺的教授在大学里得以延续,但培养目标变成了“有教养的基督教士”。文艺复兴之后,随着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欧美等国率先进入现代化工业时代,教育的面貌也随之转变。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学科的分化,越来越多的专门知识(special knowledge)进入大学课程体系,博雅教育逐步演变为“通识+专业”这种模式。这种教育是适应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现代工业社会中有用的人”和“民主自由社会的公民”。
全人教育是博雅教育在后工业全球化时代的新发展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博雅教育相近,但更突出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可以视为是博雅教育在后工业全球化时代的新发展。
全人教育基地之彩璃工坊
香港浸会大学在1982年正式确立“全人教育”的理念,成为香港最先提倡全人教育的大学,其具体实施采用现代美式博雅教育的模式。浸会大学的全人教育源于基督教“笃信力行”、培养“完人”的宗教教育传统,但今天已没有了建校初时的宗教色彩,而主要注重于从如下七个方面培养全人:公民意识、沟通交流技巧及语文能力、专业知识及广博学问、终生学习的方法、对信息科技的认识及以之推动工作技能的提升、团队精神、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全人教育基地之皮影馆
与香港浸会大学的全人教育相比,UIC的全人教育理念和实践,因为是在一个不同的时空中发展,所以既有所传承、也有所创新。具体来讲,UIC的全人教育不仅考虑到全球化时代对博雅教育的更高要求,还更系统、更有针对性地照顾到了内地学生的特点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并特别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适应博雅教育本土化的要求,可以说是一种融合中西文化、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博雅教育。
全人教育基地之舞龙狮场地
博雅教育、全人教育都是中西共通的教育理念。子曰:君子不器。这即是一种非功利的、反对狭窄训练的态度,和西方古典教育的主张不谋而合。“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子曰:仁者,人也。在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中,教与学的核心是做人之道、成仁之学。因而也可以说,全人者,全仁也,发挥天命之性的全部仁德者也。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曾言道:“中国教育特所注重……孔子的教育理想,是一种人的教育,全人的教育。所谓全人教育,乃是其人之内在全部生命言……乃为全人类、为全人类中每一人之全生命。”
全人教育之体验拓展基地
比较而言,西方文化尤其是现代科技文明的核心是知识的学问,而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因此一种融合中西文化的创新博雅教育必然既要注重包括专业和通识在内的创新知识的追求,更要注重完整人格之养成,这正是UIC全人教育的精髓。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教育出来的全人必须放眼全球、服务全世界。UIC校董事会主席许嘉璐教授在2009年精辟地概括了UIC创新博雅教育的抱负:“UIC致力于培养‘两全’的世界公民,一个是全人教育和全面发展,一个是全球视野和全球胸怀”。
UIC全人教育注重以体验式学习实现完整人格之养成
UIC的全人教育理念,是由全校师生共同的辛勤努力而贯彻落实的。这里要特别介绍的是,针对内地学生受到“一孩政策”、“应试教育”、“拜金主义”等现实社会环境影响而表现的特点,UIC要求全体学生在专业课程及通识课程之外,必须修习一系列全人教育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课程,并设立全人教育办公室统筹安排有关教学工作。
UIC于2009年设立许嘉璐全人教育奖学金,奖励在学业和综合素养均优秀的同学
2005年秋季,伴随UIC第一批学生入学,上述课程旋即开始实施。最初的设计是,在四年八个学期内,分别对学生在语言文化、体验拓展、体育文化、环境意识、情绪智能、艺术体验、义工服务和逆境求存八个方面进行培养。第一个模块语言文化课程是为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UIC全英文学习的环境。到2008年,由于学校已经实施了四年全英文教学,加上收生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全英文学习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于是决定为一年级新生开设一门新课程“生活伦理”(后改名为“大学之道”),取代“语言文化”。
2009年7月,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讨论,包括八大模块的全人教育体验学习课程正式获得香港浸会大学教务议会批准,每个模块获一个学分,所有同学必须按规定修满至少5个全人教育学分方可毕业。具体安排是 :一年级全体学生必须修“大学之道”和“体验拓展”;二年级学生在一个学期修“义工服务”或“环境意识”,在另一个学期修“体育文化”或“艺术体验”;三年级所有同学必修“情绪智能”,另一模块“逆境求存”为选修;到四年级,可以选修之前没有修过的模块。
皮影戏是UIC艺术体验课之一
2012年,课程的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再作调整:“大学之道”被浓缩为在开学之初短期内完成的新生必修课程,移交学生事务处安排;“情绪智能”移至一年级修习,以期让同学们尽早开始认识自我、提高情商的成长之路。更为重要的是,所有模块不仅有学分,其成绩更被计入GPA的计算,这大大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体验拓展中心组织成立了UIC首支龙舟队
全人教育课程的特点是用“体验学习”的方法,旨在使学生走出单纯的课堂和书本理论学习方式,在做中学,知行合一。这也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知践履”的修身成圣功夫,所谓“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堪称中国传统做人之道的精髓。在体验学习的课堂上,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老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启发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引导者。
在过去的九年内,全人教育办公室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别具特色的课程和学习经验,例如体验拓展包括团队活动、高空体验和独木舟,艺术体验包括古琴、皮影戏、陶艺、水墨画、油画、书法、沙画、扎染、吉它、玻璃手工艺等,体育文化包括中华射道、舞龙舞狮、高尔夫、体育舞蹈、合气道等,情绪智能课程中有太极、正念冥想、禅修等内容。
除了正式取得学分的课程,全人教育办公室还组织丰富多彩的暑期项目。从2006至今,全人教育暑期项目走遍国内的云南、贵州、青海、四川、陕西、内蒙、宁夏、西藏偏远山区农村,以及国外的日本、韩国、欧洲、泰国、柬埔寨等地,开展各种全人教育体验学习活动,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除了课程和暑期项目,全人教育办公室还负责管理约40个学生兴趣社团,为同学们培育了另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艺术体验中心每学期均举办汇报演出
理想状态下,全人教育作为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应该弥漫于教学、行政和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坦白而言,这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在专业教学和行政服务中如何体现全人教育理念。首先因为大家来自多元文化背景,教育和工作经验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全人教育又是一个新理念,大家对它的理解和认同难免有所差异,沟通的成本也不小。
即便如此,UIC在这方面也在不懈地努力推进。例如,学校专门设立了“全人教育体验学习委员会”,召集不同专业、学部的老师一起,来统筹协调全人教育和体验学习相关工作。
体验拓展中心暑期期间带领同学重走丝绸之路
大学教育何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路在何方?这些都是历久常新、不容回避的难题。在过去九年内,UIC不断以自己的创新实践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UIC尚处幼年期,各方面仍有很多不足,需要大力提高。不过值得鼓舞的是,家长和社会对UIC的全人教育的成果是认可的、满意的,UIC办学模式的初步成功已经带动香港各大学纷纷北上。可以说,UIC 已经初步实现了“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开辟一条新路”这一目标。
至于未来UIC的创新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理念能否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全世界有更大贡献,还有待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引用许嘉璐教授在2008年UIC校舍落成典礼上的一段讲话来结束本文:“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整整三十年,可以说通过这三十年中国已经跨越了过去沉闷的几百年。可以想象,从第三十一年开始,中国会踏上一个新的征程。……我想UIC在祖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一定会为祖国增光添彩、添砖加瓦”。
全人教育办公室主任郭海鹏博士
作者简介:郭海鹏,2003年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博士,2005年10月加入UIC,现为全人教育办公室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副教授。
相关链接:
全人教育八个模块介绍
文:郭海鹏
本文删节版刊于第四十八期《四维首印》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