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有何意义?传统文化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结中有什么现代价值?UIC怎样传承传播优 秀中国传统文化?围绕这三个重要问题,4月19号下午,best365网页版登录(UIC)校长吴清辉教授面向校内师生做了一场精彩而深刻的讲座。本场讲座的主题为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是本学期国情国学教育系列讲座之一。
讲座于冯燊均演讲厅进行。同学们热情高涨,距离演讲时间尚有一个小时,演讲厅里就来了不少同学,早早坐下来翘首以待。校内的多位老师也参加了讲座。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博士主持了本场讲座。在开场介绍中,伍博士表示特别感谢吴清辉校长对国情国学教育的关注与重视。他提到,在一个以国际化教育为特色的大学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情怀。而且,尤其难得的是,吴校长不但重视,而且亲身垂范。
吴清辉校长为师生演讲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吴校长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和传统文化与UIC教育三个方面展开了演讲。
一、安身立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吴清辉校长表示,对传统文化“安身立命”的作用,他自己有深切的体会。吴校长说,虽然他在外国生活多年,但 他还是要回到中国来,因为他把自己的根扎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吴校长认为所谓安身立命,不仅是指在物理层面上要“回来”,思想、文化上的回归更为重要。继而,吴校长谈到,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发展历程,面对各种心灵问题、社会问题、生态危机等,中国人需要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焕发出中国精神。虽然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和观念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但真正能让中国人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安身立命的只能是中华文化。
吴校长谈到,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内涵。今天全世界都有因宗教而起的各种冲突,唯独中国因其独有的文化包容性,使得儒道释三教能够和谐并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三教有相互补益的人生哲学及生命智慧,为中国人提供了能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
接下来吴校长谈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他以儒家传统中的“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为例,说明传统文化 为今天我们的自我提高、成为服务型领袖以及追求世界和平的愿景提供了思想资源。进而吴校长用两个诗句来说明传承传播中国文化正成为一种时代风潮:他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来形容国家正积极地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各种媒体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推波助澜。吴校长强调,推 广中华文化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只有成为了普通人的诉求,才真正算是成功的。
吴校长指出,重视中华文化,不是守旧,也不是盲目自大,而是要对祖先传给我们的东西感到自豪。吴校长以传统 文化中的家庭观念为例来说明中华文化有其不可取代的独到之处。他说,在西方文化中缺乏这一观念,许多外国人羡慕中国人能妥善处理家庭关系、老有所养。吴校长再次强调,传统文化不是包袱,而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我们需要好好传承的宝贵资源,它可以融入到我们的当代生活中,为我们安身立命提供精神源泉。
因场地有限,不少同学席地而坐
二、美美与共——传统文化的国际化
吴校长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把今天的中国比喻成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他指出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越来越深地介入世界经济和全球事务之中,但随之而来却是各种对中国似是而非的片面批评和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的散播和 弥漫。归根究底是因为,中国的硬实力虽已今非昔比,但中国的软实力还远远没有达到与硬实力相匹配的地步。可以说,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经济的高峰,但离世界 舞台的中央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就是文化的距离。
吴校长接着谈到,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高,中国也更愿意参与到全球治理中来,如亚投行即是一例。中华文化 中也有许多思想和观念将可能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资源。吴校长指出,中华文化中传统的天下观区别于西方的殖民体系,也许能够为救治现代国家体系弊端,实现全 球良性治理提供借鉴;面对当今的生态危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爱物成物,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深度契合,是深化和发展这一理论的宝贵资源。又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处理国际关系、解决国际争端与文化冲突的实践中,已经彰显了现代意义与价值;另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仁爱思想,“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原则和“温良恭俭让”的人际关系准则在今天也仍然有生命力,加以适当改造,将 有利于全球伦理建设。
吴校长也指出,当今世界是文明冲突与对话并存的时代,文化在当代世界的新格局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 些西方学者,如亨廷顿、福山等,认为人类未来的冲突主要在于文明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学者如杜维明等都反对刻意强调文明之间的冲突,主张跨文明对 话,实现文化的多样化。而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吴校长引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指出不同文明之间应互相借鉴,实现“大同”的理想。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是对古代“美美与共”思想的传承和实践,在当代社会发展语境中寻求多国之间的共同发展, 实现共赢。
在场师生认真听讲
三、源头活水——传统文化与UIC教育
说到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吴清辉校长不无自豪地指出,作为一所成立只有十一年的博雅型大学, UIC的开创者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创建这所大学的目标和使命,承继先贤的教育理想,开拓创新教育模式,确立了博雅教育、全人教育和国情国学教育等基本教育理念,为国家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国际化精英人才,也与国家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方针不谋而合。
《礼记·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吴校长谈到,UIC 作为一所在中国历史发展新进程中创建的新型大学,培养既具有国际化的眼光和能力,也有本土性的知识和素养的复合人才,在引进国际化教育理念、资源和模式的同时,也同样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培养现代君子人格和现代人才。
吴校长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如UIC 吸收了传统的修齐治平思想,形成了国情国学教育;从传统书院的“会讲”发展出“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从古代君子“六艺”教育发展出射道、古琴等艺术课程; 从传统皮影、舞龙舞狮、武术文化发展出文化体验和团队合作课程等等,都受到了同学们与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这些实践不是简单地在形式上复原传统文化,而 是注重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的复兴,注重与当代青年学生的生命成长相结合。
UIC也积极在校内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特别是面向国际学生、国际员工和国际合作院校或机构。去年,UIC成立了中国文化传播研究院,促进文化根脉在民间的复苏与新生,为国家文化发展和传播战略服务。吴校长也鼓励UIC的同学们作为国 际性的人才,同时也是小小的中国文化大使,应该做主动的中国文化传播者。
同学们专心记笔记
在结语中,吴校长再次强调中华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命脉,几千年来没有间断,绵延传承,成为支撑中华民族不断前 行的原动力。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提供给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源泉,也为世界各国文明的互相借鉴贡献思想。只有饮水思源,从绵延不绝的文明中吸纳积极有益的思 想资源,我们才能走得更有底气,走得更加久远。
四、答疑解惑——校长与学生的互动
在提问环节,同学分别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吴校长提问。有同学问到,UIC的课程中也有与“六艺”相关的内 容,那么传统六艺在今天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吴校长指出,今天我们传承传统文化要赋予其新的内涵,是创造性地继承,如古代六艺中的“射”和“御” 与军事国防有关,而今天的射道更强调修身与礼仪,马术的目的也在于让课程参与者亲近自然、亲近万物,这些都是今天我们给传统注入的新元素。
也有同学问到, 在今天,新一代年轻人延续发展创新传统文化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吴校长认为主要是因为年轻一代没有领略到中华文化真正精彩的地方,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且由 于近代以来的历史缘故,不少人对西方文化都有崇拜的心理,对中华文化则自信不足,因此更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
最后,有同学问到,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过程中,民族自豪感与民族的自我批判哪一个更为重要?吴校长表示,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只有自卑的人才不敢批判自身,具有自 信的人也是勇于进行自我批判的人,因此在今天我们创造性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素质。
同学们积极提问
吴校长为同学们解答问题
本场演讲视野开阔、深入浅出,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面向世界大格局,也结合了UIC的具体实践,同学都感到收获满满、深受启发。讲座在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郭巧瑜
图: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刘 勇
(来源:UIC中国语言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