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IC,说起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是来自海内外知名学者的风采,是精辟独到的演讲内容,还是大家纷纷提问的交流环节?当然,少不了B101冯燊均演讲厅济济一堂听讲座的情景。2017年秋天,UIC师生整体迁入金同路2000号的新校园,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2017年12月2-3日,第二十届国情国学研讨会首次在新校园举行。在可以容纳三百人的七号演讲厅里,依旧是座无虚席,一幅孜孜求知的画面。转播的六号演讲厅里,也有不少同学聆听演讲。
(研讨会现场座无虚席)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文化经典的现代观照”,邀请了八位来自两岸三地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参加。吴清辉校长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教授主持。参加研讨会的学者有香港浸会大学的张宏生教授、浙江大学的彭国翔教授、四川大学的王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敦教授、同济大学的郭世佑教授、台湾大学的欧丽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白奚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国学中心主任邓立光博士等。为感谢嘉宾们对UIC国情国学教育的支持,校长一一赠送了纪念品,并合影留念;两位晚到的学者由伍教授代为赠送纪念品。
(赠送嘉宾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在开幕致辞中,吴校长首先感谢各位嘉宾、学者,来到UIC为同学们传道解惑。吴校长指出,历史上与中国类似的古代文化有很多,但只有中华文化至于今日,岿然独存。而文化经典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根基。社会无论怎样变革,我们都不能丢了民族的根基。本次研讨会的主旨正在于将古今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经典串联起来,进行回顾和解读,让当代人能更好地亲近经典,理解经典,从而对现代生活有所指引和启发。
(吴校长致开幕辞)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七位学者依次演讲,深入浅出地介绍自己的研究心得。下面是内容简述。
第一位演讲的学者是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张宏生教授,他的演讲题目是《词的审美特性与经典阅读》。张教授以流行歌曲《传奇》为例,阐述了古代作品与当代人的生活、行为和情感是有相契合之处的这一道理。他讲到,《传奇》的歌词记叙了一场美好的“邂逅”,并表达了主人公从此难以忘怀的思念之情。这一题材在古代被称为“初见”,而且古人对此有比今人更多的思考。比如同学们熟悉的《木兰花令》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词中诗人不仅追忆初见之美好,还对人的存本质进行思考——为何这份美好不能长久持续,词人为此感到遗憾、怅然。不仅题材古今相同,而且体裁上古今也有相似之处。《传奇》和词都具有音乐性,且词人们都希望能在这短小精炼、格律限定的文体里创新。譬如李清照在《如梦令》中的词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便成功地融入了情景、对话与鲜明的形象。今人总说古人言辞委婉,其实当我们回到过去的语境中,就会发现古人不但不委婉,而且擅长抓住特定的时机,利用独特的方式将心意表明。
(张宏生教授为同学们讲述词的审美特性)
来自浙江大学的彭国翔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儒家经典告诉了我们什么?》。彭教授点出,儒家思想的核心,便是成人,成长为一名“君子”。这君子首先是一个道德主体。在孔子以前的时代,只有贵族之家的后代能成为君子。彭教授认为,孔子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便是将君子的判断标准,从地位变为了品德。一个人可以靠着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君子。第二,君子要有丰富的知识。《论语》第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见儒家对学习十分看重。第三,君子是一个政治社会主体,要担负起关怀天下的责任与义务。彭教授强调,成为“君子”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需要努力下“功夫”。这“功夫“就是处理好人与社会、与万物的关系。如果一个人把自己与社会割裂开来,只关注自身,目光渐渐缩小,那他就不是“君子”,而是“小人”了。最后,彭教授说道,真正的儒家都极具社会批判精神,他们勇敢地面对世界的弊端,帮助天下和个体得到改善。
(彭国翔教授分析儒家的“君子观”)
第三位演讲者是来自四川大学的王红教授,演讲题目是《杜诗的N种打开方式——兼论古典诗歌与当代人文化育》。她讲到,杜甫是对中国文学影响至大至深的诗人,杜诗是一本深厚博大的书,让人肃然起敬,望而生畏。但其实杜诗是很有生命的温度的,普通人该如何读杜诗呢?王教授从乱离、女性、友情、追忆四个角度解读杜诗中的名篇,将杜甫的深仁大爱向同学们娓娓道来。王教授说,好诗总是能瞬间触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人动容。古人学诗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在当代,读诗也照样可以起到化育的作用,使人们心灵安顿,情感滋润,美感养成。
(王红教授将杜诗里的深仁大爱娓娓道来)
随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敦副教授带来了题为《为我所用的文学解读之道》的演讲。王教授说,文化是一张符号编织的网络,解读文学作品便是回到这个网络当中,寻找每个符号背后所表达的意义。这个探寻的过程叫做“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第一步,是“沉浸式阅读”,放逐不信任感,把全部精神、情感、精力投入作品中。第二步,要像“猫科动物”一样,慢慢读,在紧要字句处停顿,小心翼翼地思索、发问。第三步,就是要迎难而上。一边沉浸其中,被作品打动,另一边用理性的心态分析审视它,这是阅读的理想状态,但不容易做到。他建议同学们应该勇于面对挑战,反复多次尝试,养成“文本细读”的好习惯。
(王敦副教授在讲授文学解读的方法)
同济大学的郭世佑教授作了题为《当代青年与人文经典》的演讲。郭教授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如今的大学生“不会说话”,比如不知道如何自我介绍,如何跟导师联系等。郭教授说,学会说话,是高校学子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大学生要明白说话之“道”,树立起正确的观念,譬如勿以自我为中心,要以听者为中心,并且要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等。这样说话才能有礼貌,又结合实际场景,不至于过度虚伪。另一方面,是学习说话之“术”,掌握一些沟通交流的技巧。人口里说出的话体现了他的身份、阅历、价值观和教养,因此,从日常对话开始,就要锻炼自己言语得当得体、准确精练的能力。
(郭世佑教授在教同学们如何“说话”)
研讨会第二天的首位演讲者是来自台湾大学的欧丽娟教授,她的演讲题目是《中华传统文学、文化中的最现代》。欧教授指出,为了重新了解过去的世界,我们不能用现今的观点看传统,而是应该尽量去贴近古人的情感世界,否则就是现代的人无知和傲慢了。当我们亲近古典文学的时候,就会发现古人不仅不落后,有时甚至“很超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汉代《佳人歌》,正是抓住了人性对“神秘、危险、稀有”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的本能,才塑造出一位绝世独立、倾国倾城的佳人形象,让古往今来的人心向往之。从表现手法上看,诗人没有对美人的眉眼多加描绘,而是重点渲染了美的“倾国倾城”之震撼。这一手法与西方现代美学著作《拉奥孔》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人无论是在人性心理的洞察方面,还是美学方面,不仅不逊色于今人,甚至早已将今人的理论实践创作出来。如今是个人主义盛行的年代,其弊端已日益明显。著名爱尔兰诗人叶芝提出“文明是力求自我控制”。而中国古代的“礼教观”早已提出人不能为所欲为,放任自我。可见,多读文化经典,多了解古代文明,现代文明才能明确方向,变得更好。
(欧丽娟阐述古典文学中的“最现代”)
首都师范大学的白奚教授的演讲题目是《道家自然主义和现实生活》。白教授首先为同学们阐明了道家“无为”的概念——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勉强、不妄为、顺其自然”。这当中蕴含着的深厚的生存智慧。一是在对待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方面,在道家看来,人的生命也是一个自然体,不可妄加增益,否则会损害生命;二是对待名利时,道家提醒人们不要被名利牵着鼻子走,不要为身外之物所役使;三是对待成败荣辱,道家认为只要自己尽了力,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就没有什么遗憾;四是面对竞争,不一定要拼得鱼死网破、头破血流,而是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精神压力日益增大、人际关系日趋紧张、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的现代社会,道家的“无为”,能使人保持内心的超脱和宁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生活指导。
(白奚教授在阐述道家“无为”的思想)
每场讲座结束后的交流提问环节,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提问。有同学疑惑现代人不像古人那样时间充裕,那是否还有必要阅读古典诗词,体会当中的闲愁思绪。张教授回答道,生活不可能永远忙碌,每个人都会有慢下来的时候,看看世界,反观自己。这时候读古典诗词,便可以理解古人,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忘初心。有同学好奇如何读书,才可以避免穿凿附会、过度解读,又不会自我投射、囿于偏见。欧教授解答说,读书先做人,应该尽量做到“无我、无私”,节制自己,不急于批评,给书里的角色时间空间展示全貌,才能破除刻板印象,尽量贴近书本。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我们要勇于尝试。师生之间的问答促进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
(同学们踊跃提问,学者们妙语连珠)
在研讨会的最后,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的吴炳钊博士对研讨会做了简短总结。12月2号晚上,学生们与学者相聚于师生晚宴,就演讲的内容进行了更自由、深入的交流探讨,还有同学与学者互留微信、合影留念,现场气氛愉快而热烈。
(师生晚宴,其乐融融)
第二十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已经落下帷幕,而UIC新校园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在全新的金同路2000号校园里,国学经典的弦歌不断,薪火相传。
(与会嘉宾与吴校长及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同事合影)
文:吴蔚蓝(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图:刘勇(中国语言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