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讲座 | 书阙有间:《天问》中的先商始祖与诠释挑战

发布日期: 2019-04-12 打印

4月4日下午,香港大学中文学院魏宁博士应邀来到UIC,为同学们带来题为“书阙有间:《天问》中的先商始祖与诠释挑战”的讲座。魏博士围绕《楚辞•天问》篇展开,在介绍了《天问》的基本情况后,将《天问》放置于学术研究史中,介绍和梳理了历代学者对《天问》的解释和解读。 

IMG 0094

副校长陈致教授致向魏宁博士赠送纪念品

讲座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吴炳钊博士主持,UIC副校长陈致教授致辞并赠送纪念品。陈致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魏宁博士的学术经历,并回忆了早年与魏博士相交的故事。魏博士从数学专业转入汉学领域,专注到汉唐诗赋的研究,著作颇丰,近年来致力于《楚辞》的英语翻译和注解。

2

魏宁博士讲解《天问》中“古代传说”问题

《天问》是《楚辞》中的一篇作品,基本上可以确认出自屈原。魏博士说,《天问》与《楚辞》中的其他作品非常不同。以“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为例,《天问》通篇都以问题的形式写作,基本每一个主题都会提出疑问。同时,《天问》的叙述内容涉及很多古代神话传说,这些神话在先秦其他的文献中都很少看到,所以是很宝贵的,但也给阅读造成一定的障碍。再者,《天问》的形式是四言,跟《诗经》相似,分成四句的段落,段落中也多有押韵的设计,加之疑问的结尾。因此《天问》在体例、题材上都较为特殊。

关于《天问》的性质,魏博士介绍了历代学者的不同看法。东汉王逸提出“图画说”,认为《天问》是根据寺庙中的图画写出的文章,并由此引申出“不次序/错简说”,这一观点也为胡适、郑振铎等学者赞同。但明代学者孙矿认为,《天问》并不是全无次序,只是写的内容较为错综和繁杂。另外,饶宗颐提出“发问文学说”,指出《天问》的开篇是关于世界起源的探讨,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虽然很难见到,但在世界其他文学作品中都有类似的思考方向。学者林庚提出了“天道思想”的观点,认为“天问”是“天道之问”,是“包括了天地的形成史与人间历代的兴亡史”。

3

同学们听讲中

论及《天问》的阅读挑战,魏博士以《天问纂义》中的资料为例,他指出,一方面,包括《天问》在内的很多中国文学典籍的确非常难懂;但另一方面,也启发我们可以用一些合适的眼光、怀疑的精神、批评的思维取得一些成果。

《天问纂义》于1982年出版,游国恩先生在书中收集了古今各种关于《天问》的注疏,因此,除了将此书作为《天问》的研究资料外,也值得看成古代学术史概述。根据《天问纂义》的梳理,从《天问》第56-61段来看,魏博士首先解释了王逸的注解,并推演出王逸持有“不次序”观点的逻辑;随后介绍了王国维、罗振玉在发现甲骨文后得出的新结论。王国维凭借当时对甲骨文的研究,论证了“很多古籍探讨的人物都指的同一人,即高祖王亥”。而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又基于更丰富的现当代甲骨文研究,解释出《天问》第56-61段通篇讲解的都是“商朝先祖的得失问题”。因此,魏博士提出进一步思考,我们对古代文本的理解是建基于古人的注释、古代的辞书、偶然出土的材料、个人的预期和偏见等等,但古代学者对古籍的解释是怎样得出的?在缺乏文本所需基本知识的情况下,从东汉王逸之后到二十世纪甲骨文发现之前的学者们,可以使用怎样的策略来实现理解上的进步?

4

魏宁博士讲解《天问》中“商朝先祖”问题

随后,魏博士摘取了柳宗元的《天对》、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朱熹的《楚辞集注》、《楚辞辩证》以及徐文靖的《管城硕记》的相关文段,指出柳宗元、徐文靖凭借自己的眼光和才能推测出商朝的始祖,与后来王国维等学者依靠出土资料得出的结论非常接近,而其他学者基本上是沿用王逸的说法。所以,在演讲最后,魏博士说:“人文学科的挑战恰恰在于客观与主观知识之间的交叉点,在已知的基础上探讨未知的边界,我们应该学习屈原的探索精神、柳宗元的怀疑态度、徐文靖的博学、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饶宗颐的跨文化眼光。”

讲座结束后,在场同学积极与魏博士互动交流。有同学就《楚辞》中的具体章节理解请教了魏博士;有同学对魏博士从数学专业转入文史领域的经历很感兴趣;还有同学问到屈原在《天问》中体现的思想与道家的异同,魏博士说,道家思想在于要超越、要离开,但屈原的《天问》基本没有这样的考虑,他们的思想方法有类似,但结论和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5

现场提问,师生互动

 

文:孙思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图:王丹妮(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来源: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最后更新:2020-09-16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