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课已有两个半月,同学们和“主播”老师擦出了怎样的“火花”?上网课如何让学生更投入?我们的“网课体验小分队”发现“主播”老师们各有妙招,来看看吧!
这学期,媒体艺术与设计专业的Guido Alvarez 博士教授的这门课,核心是了解基于时间的媒体设计(动画、连续图像、运动图形)概念和学会实践运用。学生需制作灵感草图、设计人物、开发故事板等。
Guido Alvarez博士让同学们下载了一个叫“Second Life”的软件。这个软件提供了一个线上互动社区,师生们通过自己创造的独特的个人形象在虚拟世界里“见面”和互动,上课也分外有趣味。
师生们在Second Life里都用自己特定的形象来交流
Guido Alvarez博士说:“我在2006年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接触到这款软件,现在在网络授课环境下,使我又想起它。对于学生来说,用虚拟人物形象代替他们,可能要比打开摄像头上课更让他们觉得舒适。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教师一定程度上是‘闯入’了学生的个人空间。我们注意到,除非硬性要求,否则大多数学生是不愿意打开摄像头的。当他们都关闭摄像头时,老师也没办法确定他们是否真的在上课。我们使用这个软件上课,学生四、五分钟不移动鼠标或进行操作,他/她的虚拟人物形象就会入睡。”
Guido Alvarez博士在软件的模拟课堂里上课
Guido Alvarez博士还说:“上网课对于那些平时没有计划、喜欢拖延的学生来说,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对于那些有目标、事先规划且时常自我激励的学生来说,网课效果非常好。有效的网课需要师生都进行良好的时间管理。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在线远程教育的优势,我希望即使疫情过去了,也不要彻底放弃这种形式。”
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的王琴老师主要采用Panopto平台上课,每次上课之前都会在微信群里采用知识抢答的方式与同学们进行互动,问题出自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抢答很热烈,每次老师抛出问题后,总有同学很快就给出正确答案,反应和手速令人赞叹。同时,王琴老师会在中途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观看之后在讨论区留下自己的答案,以此作为签到的一种方式。
王琴老师说:“设置抢答环节主要是针对网络学习的短板,大家都各自宅在家里,没有一个群体学习的氛围,抢答的方式让大家聚集在一起,围绕课程内容,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共同提高。我们也在抢答这种形式之外设置了课前口头报告、课后思考题、专题图文分享等各种教学互动形式,让学生有多种途径表现自我,在思考与分享中不断提高。”
公共关系与广告学专业的林彩丽(Chally)博士来自马来西亚,这学期教授两门课。Chally说:“当UIC宣布要开展网络教学的时候,我其实已经想到我需要一个独特的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Chally乐于和学生互动,经常cue学生回答问题。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她也会分享马来西亚的日常生活,并会录制成“视频彩蛋”作为每周的“福利”播放给大家看。“视频彩蛋”不仅拉近了她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也让她收获了很高人气。
Chally展示马来服饰及特色餐厅
Chally在马来西亚疫情还不严重的时候录制了这些小视频(同学们把它们称之为Chally的vlog),包括参加马来西亚传统的婚礼、体验当地特色餐厅以及有趣的休闲外出时光等。
Chally说:“我记得我做的第一个‘视频彩蛋’是关于美食的,因为大家在朋友圈里发‘疫情过后,我第一个想吃……’后来‘视频彩蛋’的主题变成了马来西亚的本土文化。学生们都很喜欢‘视频彩蛋’,而且当他们知道我的国家也被迫紧急封锁后,他们都来安慰我,同时也发给我一些他们自己拍摄‘视频彩蛋’,让我十分感动。”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新市民(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群体,以及让同学们更好地针对服务群体设计志愿服务方案,全人教育办公室义工服务发展中心罗卓衡老师联合珠海市协作者社会工作教育推广中心,一起安排了一场特殊的“见面会”,12名UIC学子与来自珠海市斗门区和金鼎街道的13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小朋友参与了此次交流。
大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任振宇同学自弹自唱,和小朋友互动
罗卓衡老师表示,新市民课程通过对公益、志愿服务等相关概念和案例的分享,学生聚焦珠海及周边社区中新市民的需求,对服务群体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尝试回应。这次线上交流,就是让同学能更好地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来策划相应的公益活动课题。学生在课程中还需完成“公益创新大赛”的方案策划,并在线上汇报他们的策划方案。
义工服务课程教学PPT
“网络教学对于体验式学习课程来说是个挑战,但是接受这样的挑战并且尝试新的方法,是个很有趣的过程。学生也格外珍惜与服务对象线上交流的机会,都主动打开摄像头,体验了一回当‘主播’的感受。”罗卓衡老师说。
网课还在继续,老师们的妙招为课堂带来了更多的乐趣,也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之余,与老师增进沟通与了解。
文:蔚晓婧 江顺美 陈芊悦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廖秋娴 陈晓虹
(来源: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