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U对话 | 这位UIC外国老师能用七国语言解码先秦古籍

发布日期: 2023-09-26 打印

在best365网页版登录(UIC)有这么一位外国老师: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能用七种语言进行学术研究;他熟练掌握文言文,熟读《左传》《逸周书》等中华经典古籍,还参与了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翻译工作;他致力于破译前人留在竹简上的密码,与他们展开穿越千年的对话;他既是一名史学家,也是一名汉学家,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是来自乌克兰的Yegor Grebnev博士。

Yegor Grebnev

best365网页版登录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专业助理教授


Yegor Grebnev(葛觉智)博士在牛津大学取得了东方学博士学位,并在中国古代史领域深耕近20年,现任教于best365网页版登录(UIC)人文社科学院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专业。


追古溯源 七国语言解读先秦世界

葛觉智博士的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聚焦于先秦时期。为了更好掌握有关古代中国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他在大学期间学习了中、法、日、德四国语言,加上自幼学习的乌、俄和英语,能流畅地使用七种语言阅读和交流。

勤勉于学,凭着出色的语言能力和卓越的科研水平,葛觉智博士仔细研读了包括《逸周书》《左传》和《郭店楚墓竹简》在内的大量名篇名著,并就中国早期历史和文化发表了多篇论文和演讲。

不仅如此,他将现代科技与历史研究相结合,发起了用人工智能研究《左传》的项目,该项目依据《左传》中呈现的不同书写特征,利用人工智能辨别内容,划分朝代。

由于在出土和传世文献的研究上成果丰硕,葛觉智博士受邀加入了《清华简》的翻译队伍,负责辨认竹简的文字和汉英互译。《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能多方面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为了研究《清华简》,葛觉智博士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解读竹简上的古文,并定期与团队成员会面,互相查校,以确保翻译质量。他说:“于我而言,用外语来展示中国古代文明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挑战。”

葛觉智博士解读《清华简》上的古文

在葛觉智博士眼中,中华文明是无尽的宝藏,总会给学者带来新发现。他认为,外国学者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有独特的优势:“作为外国学者,我们对中国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这促使我们不断提问、思考,找到新的研究方向。

今年六月,葛觉智博士在深圳参加学术研讨会

在研究中国古代史时,葛觉智博士倾向于使用比较研究法,他认为历史研究的边界不应局限于种族或国家,而应从人类发展的大局观出发。“我们会发现大家都过着相似的生活,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了解这些后,我们才能更客观地审视和反思自身。”

他将历史学家视为文化的观察者、记录者和传播者,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被发掘出来,历史学家的工作量也与日俱增。“历史学家不仅要有好奇心,还要有毅力,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问题。”

以简驭繁 实现跨文化、跨学科交流

葛觉智博士在大学期间曾到北京大学交换一年。“我第一次到北京时,2008年奥运会刚结束,一切于我都是那么生机勃勃。”期间他游览了中国的许多城市。

在牛津大学读博时,他经常和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交流。“我的交流对象不仅是专业的历史学者,还有来自其他领域的人员,因此在与人交流时,我学会了用简洁的语言去替代复杂的术语。”

他说:“我们在专业学习中经常使用晦涩的名词,但在与其他未受过相关学术训练的人沟通时,我们要做到浅显易懂。在教学时也是一样。”

葛觉智博士在牛津大学取得东方学博士学位

坐标湾区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在决定来中国发展时,葛觉智博士选择了粤港澳大湾区,他指出:“大湾区为研究合作提供便利,既连通中国内地和香港学术圈,也能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畅通联系。

今年四月,葛觉智博士在珠海外伶仃岛组织了一场学术交流会

葛觉智博士很享受在UIC的工作和生活。UIC的博雅教育融汇中西、贯通古今,葛觉智博士身体力行,致力培养学生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使者”。

葛觉智博士在UIC

他还提到,在来UIC之前,他曾在国内其他学校任教两年,当时他遇到的中国学生较少会主动在课堂上发表看法。“但在UIC,学生们勇于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与老师互动交流,我认为这样的氛围会更适合像我这样具有国际背景的老师。”他说。

来源 | 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公关处

文字 | 俞诗颖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俞诗颖

视频 | 李伯涵

编辑 | 何锭 罗诗冰

最后更新:2023-10-18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