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海阔天高 | 通识教育助力UICer开拓边界

发布日期: 2022-09-28 打印

通识教育是博雅教育的重要元素。best365网页版登录(UIC)通识教育学院在本学年成立,由通识教育协调中心、全人教育中心、英语语言中心、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组成。

通识教育学院秉承博雅教育理念,重视多学科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通识教育课程,培育学生的思想品格和公民素养,引导他们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负责任的公民和终身学习者。

通过通识教育课程,UIC学子在专业以外发现新的兴趣,挖掘潜能,甚至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始于兴趣,发掘未知

江恺祺从小对英语有浓厚兴趣,也喜欢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选择大学时,以博雅教育及英语教学为特色的UIC成为了江恺祺的选择。进入UIC之后,她探索的脚步也没有停留在本专业上。

在专业必修课“组织行为学”的课上,通过和老师沟通,江恺祺萌生了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在后续的自由选修课中,她选修了“心理学导论”“组织应用社会心理学”等课程,进一步加深心理学领域的学习。

江恺祺(左)与专业老师陈丽英博士(右)

江恺祺认为,在UIC的学习,不仅让她发掘新的兴趣,发挥潜能,也让她更加了解自己。“UIC提供给学生很多的资源和平台,最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好好运用。”对于大学期间的许多通识教育课程,她如数家珍:“情绪智能课能让学生感知、接纳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在紧张的氛围中通过冥想放松自己;野外课程有助于提升群体意识以及户外生活技巧;志愿服务和海洋保护课程能增强社会公民责任感;还有艺术、体育类的课程大大提升了大学生活体验……”

江恺祺在UIC参加艺术课程

明年春季,江恺祺将赴新加坡开始硕士学习生活,虽然没有选择心理学作为下一阶段的深造方向,但她计划利用学校及网上的资源继续涉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把“跨界学习”融入日常生活。


走出舒适圈,向新兴趣进发

怀着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喜爱,汪昊辰入读该专业。从大二开始,新的兴趣种子在心里悄悄萌芽。在学有余力之下,大二时汪昊辰选修学习了“西方视野中的中国”等通识教育课程,学术路上的转折点从此展开。

人文社科学院助理教授张巧运在课上介绍了人类学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处理框架,汪昊辰被深深吸引。在课后,汪昊辰通过与张博士的深入沟通,对人类学、社会学方面的学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兴趣推动下,他和张博士一起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本科期间,汪昊辰在国内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三篇研究论文,并成功申请了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课程。

汪昊辰与张巧运博士(右)

在UIC,亦师亦友的师生氛围让汪昊辰获益匪浅。除了张巧运博士,教授“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洪罡博士也给汪昊辰带来许多启发。至今,他仍怀念和老师们畅聊学术研究和理想志趣的时光。

回顾自己“急转弯”的转专业历程,汪昊辰表示,要大胆走出舒适圈,去尝试新的领域,“无意间的一次选课,说不定就会成为你未来深造的方向”。


以兴趣创业,探索边界

“勇于试错,挑战自我”是张朝哲的信条。大学四年,张朝哲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他充分利用UIC的教学资源,在学业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且在兴趣的引领下,他开始了跨界之旅。

大学期间,张朝哲曾两次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实习实践奖学金、2020年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一等奖、202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奖项,并有丰富的实习和社团实践。

张朝哲(右二)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通过通识教育和各种各样的选修课程,张朝哲逐渐对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兴趣,也成为了他日后申研的方向。

大学期间,张朝哲还尝试了第一次创业。近年来流行的剧本杀等沉浸式娱乐产业吸引了他的目光,他萌生了利用虚拟现实和全真互联的技术,增强其沉浸式体验的想法。

张朝哲和四名队友利用假期时间研发,最终项目成功落地。2022年5月,他们在离母校不远的商圈打造了包含剧本杀、Tufting(簇绒)、流体熊等集合体的线下娱乐社交空间。未来,张朝哲希望能开发出具有教育意义的青少年剧本,在学生群体中推广。

张朝哲的创业项目

谈及自己的发展规划,张朝哲表示,他将在人工智能和计算媒体与艺术的交叉领域深造,同时继续在行业中“试水”,将自己所学融入到实践中去,“希望能在自己喜欢的交叉领域走出一条赛道。”


来源 | 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公关处

文字 | 余美欣

封面 | 张衍成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陈晓虹 董培琳


最后更新:2022-09-28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