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本科生如何做好研究?看这些发论文的UICer怎么说

发布日期: 2022-06-14 打印

在best365网页版登录(UIC)博雅教育的培养下,许多本科生产生了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研究成为他们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钥匙。毕业之际,一起来看看UICer做学术研究的故事。


1. 把学习环境变成学术研究的“田野”

麦嘉仪

2018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获新加坡国立大学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录取


寻找研究兴趣是每个想走学术道路的同学的必经之途。对于人文社科方向的同学而言,研究兴趣或许源于对自身所处社会和生活的洞察与思考。

麦嘉仪对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很感兴趣,而这一研究兴趣正是源于UIC的英文教学给她的英语能力带来极大提升。麦嘉仪说:“我从之前的‘哑巴英语’走出来,能够自信且流利地和教授们探讨学术、交流思想。对自身变化的觉察让我十分好奇这种学习环境究竟是如何作用于学习者,是否具有普适性。”

在导师的指导下,麦嘉仪的毕业项目(FYP)明确了“二语交流意愿”这一研究方向。她将身处的学习环境变成了学术研究的“田野”,探究了合作办学高校提供的英文教学环境能否有效提高学习者的二语交流意愿,对能力知觉(perceived competence)和沟通恐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产生的影响,以及潜在的影响因素。最终,麦嘉仪的研究论文被开放与创新教育国际会议(ICOIE 2022)接收。

麦嘉仪和她的FYP导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署理副院长、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主任John Corbett教授(左)合影

“学术研究需要你善于观察生活。”麦嘉仪认为,许多灵感要从生活中发现。“比如有人平时说话会习惯两种语言夹杂,一般人可能就忽视了,但有的学者就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进而通过研究提出了‘语码转换’的概念。这种敏感性很重要。”

大四下学期,麦嘉仪修读FYP2,继续关于二语交流意愿的研究。“我进一步运用了心理语言学里一个较新的研究成果‘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研究其与二语交流意愿的关系。”

麦嘉仪参与英语教材编写的相关研究课题

在研究生阶段,她希望系统了解心理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并从语言学习动机的角度深入对二语交流意愿的研究。“学术研究成果对教育行业可以产生指导性作用,我也希望能够传达更科学、更先进的教学观念,用自己的力量影响更多人。”麦嘉仪说。


2.乐于折腾,走好“科研路”

华逢睿

2018级数据科学专业

获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数据科学研究型硕士录取


数据科学专业的华逢睿在大三完成了“基于深度学习时间序列分析的新冠疫苗覆盖率预测”的课题研究,论文被第四届计算机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2021 CISAI)接收。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他坚定了继续学术研究的想法,将攻读数据科学研究型硕士。

“其实我感兴趣的方向是金融科技,希望探究深度学习算法在经济、金融等交叉领域的应用。”华逢睿说,UIC提供了很多自由选修课,为他的选择提供了支持。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他就按照自己的兴趣选修了工商管理学部的经济金融相关课程。

毕业论文答辩后,华逢睿(左二)与队友和导师、副教授朱圣鑫(右一),助理教授胡瑜加(左一)合影

在做FYP时,华逢睿就向导师朱圣鑫表达了希望尝试数据科学与商科跨学科研究的想法。“导师鼓励我们尝试。”华逢睿说,“他引导我们找到研究方向,同时推荐工商管理学部的罗蓓老师指导我们经济学理论知识”。华逢睿和同学的研究项目也获得了UIC跨学科研究资助计划的支持。

大学四年,“乐于折腾”成了导师和同学对华逢睿的评价。除了研究,华逢睿参加不少比赛,他曾获得Kaggle竞赛“Optiver波动率预测”比赛铜牌,2021“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2021国际大学生Fintech创新大赛赛道第三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二等奖等。

华逢睿(后排左三)曾参与广东省人工智能与多模态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的古琴谱识别项目

“在我看来,‘乐于折腾’是做科研的一个重要的品质。”这些“折腾”的经历也成了华逢睿大学难忘的经历。

麦嘉仪与华逢睿的毕业合照


3.在“云里雾里”找到热爱

尹嘉滢

2018级统计学专业

获香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分支)录取


从转专业的“插班生”,到在计算领域国际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一共分几步?

尹嘉滢从2020年6月开始接触科研,2021年12月,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并行处理算法与架构国际会议(ICA3PP 2021)发表了关于无线网络雾计算中任务调度和计算资源分配问题的研究论文。

尹嘉滢在ICA3PP 2021上分享

大一时,尹嘉滢在UIC的通识课程中接触了统计学基础课,发现自己对统计学有更大的兴趣。在任课老师副教授吴京津的鼓励下,尹嘉滢在大二时成功转入了统计学专业,并开始相关课题的研究。

虽然研究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如“拨开云雾”般的自我探索和坚持中,尹嘉滢并不孤独。“我们最初的研究项目和云计算、雾计算相关,所以项目组起名叫‘云里雾里’。”尹嘉滢说,在“云里雾里”的两年是她美好的回忆,项目组从三人壮大到了十余人,她也从辅助老师的学术助理变成了能够带领学弟学妹进行课题研究的“小组长”。

尹嘉滢(前排左二)与“云里雾里”小组成员和指导老师副教授吴京津(前排左三)

尹嘉滢非常感谢导师吴京津。“吴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机会和指导,解答了我很多困惑。他曾说过,这四年就像带了一个研究生一样,看着我从迷茫到明确方向并获得成长。”

本科的学术体验让尹嘉滢明确了研究兴趣,生物统计成了她读研的方向。在研究生阶段,尹嘉滢计划为读博找到更清晰的科研目标,投入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4.发论文是“意外收获”

黄靖媛

2018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获伦敦大学学院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专业硕士录取


今年5月,黄靖媛的FYP论文被开放与创新教育国际会议(ICOIE 2022)接收。

谈及论文入选的原因,黄靖媛说:“ICOIE对研究成果的创新程度要求比较高。我的论文研究的是以母语(中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小学家长和英语老师对于双语幼儿园的看法。目前关于中国幼儿双语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的研究主题恰好在一个比较新的领域。”此外,黄靖媛的研究包含了家长和教师这两个重要的教育群体,包含了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式,最终呈现的结果比较丰富。

黄靖媛认为,发论文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前期,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文献搜集和数据收集。同时,除了小学家长和老师这两个群体比较难接触到之外,问卷的设计和发放也很不容易。“因为调查问卷中的部分问题涉及隐私,所以在发放问卷之前,我花费了许多时间进行沟通和调整。”

黄靖媛的FYP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海报展中展出

回看自己大学走过的路,黄靖媛发现,自己的提升和进步其实来自每一堂专业课,每一次论文作业、小组项目,以及社团活动中的认真态度和踏实积累。

“我们专业设置了自由度很高的研究论文与小组项目,允许我们针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主探究。”在大三时,黄靖媛在专业课上接触到外在因素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她曾是UIC创联慈善公益社助学项目组的负责人,对这一课题很感兴趣。于是她在这门课的作业中选择了研究家庭背景因素对于外语学习者学习成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时代变化。

在之后的课程中,黄靖媛也抓住每一次作业的机会,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加深认识。

黄靖媛在社团活动中接触并更深刻地理解二语教学

黄靖媛计划在研究生阶段,继续尝试把教学实践和研究理论相结合,她相信这对于她未来成为一名教师将大有助益。

对于本科生来说,学术研究不只是“试水”,更是发挥创造力和思考力的舞台。此时的研究“初体验”将成为今后学习路上的动力,指引他们不断地去探索、钻研和发现。




来源 | 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公关处

文字 | 王奕晖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封面 | 李海珊

编辑 | 陈晓虹 罗诗冰


最后更新:2022-06-14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