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紫涵
UIC 2018级媒体艺术与设计
获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设计管理专业录取
大学期间,曾连续三个学年获得best365网页版登录(UIC)一等奖学金并取得在校学生实习及社会实践奖学金、冯燊均先生国情国学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领袖成长计划钻石章奖;曾参加游戏制作大赛、平面设计实习工作,协助专业老师策划展览……不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实践,来自媒体艺术与设计专业(MAD)的雷紫涵在不断地尝试和实践中挖掘更多兴趣与可能性。
在UIC近四年时间里,雷紫涵感叹,“自己在艺术和热爱中自由生长”,而在今年夏天以后,她将前往艺术设计类世界排名前二的伦敦艺术大学修读设计管理专业,继续追梦。
博雅氛围中,激发对艺术的热爱
在雷紫涵眼中,UIC是一所弥漫着浓郁艺术气息的大学。每个学期,她所在的文化与创意学部都会举行各种独具特色的音乐会、电影节、设计展、艺术讲座等。雷紫涵说:“UIC的全人教育营造了校园良好的艺术氛围,满足了我‘不出学校也能看展’的愿望。在欣赏其他同学的工笔花鸟画、水彩写生等结业作品以及毕业生作品展时,我常常能从他们的想法和设计中得到启发。”
大一的暑期,雷紫涵参加了由UIC全人教育办公室组织的德国包豪斯大学视觉艺术设计课程。回想起这次难忘的游学经历,她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设计视觉作品的练习中,老师让我们用卡纸来制作服装,并由组员当模特进行棚拍展示。”这次的动手实践让雷紫涵意识到,哪怕只是使用最简单朴素的材料,通过裁剪黏贴、正负形设计、光影营造,也可以实现对作品内容和理念的表达。
包豪斯大学暑期课程的经历让雷紫涵印象深刻
此次德国之旅不仅让她体验了当地艺术氛围与人文环境的碰撞和交融,也让她对学习目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多元化选择下,收获全面成长
UIC多元化的课程选择不仅拓阔了雷紫涵的视野,也为她的作品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在选择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时,雷紫涵大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与文化、文学类相关的课程,正是那些看似与专业不相关的知识,让她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和更强的理解能力,“它们决定了我的作品从何处出发,以及最后能够到达多高多远。”
在UIC博雅教育的环境里,雷紫涵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身与所处社会间的连接与关系,而这样的思考也被她融入到了毕业项目(FYP)之中。雷紫涵的FYP作品是一个以“超老龄化社会”为主题的多媒体装置艺术设计,其中包括她设计的 “中国老年日报”(虚构)及其故事内容、视频创作、老年编辑工作场景,表现她对社会老龄化等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雷紫涵在毕业作品展上介绍FYP
雷紫涵说:“我的作品虽然不是应对老年化问题的解决方法,但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引起人们反思的预言。当我看到来观展的同学与我设计的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而共情时,当他们开始讨论虚构故事下所隐藏的现实问题时,我想我的这份FYP作品已经拥有了意义。”
在学习实践中,突破专业“壁垒”
考虑到自己之前没有太多艺术相关的学习经验,雷紫涵在大学四年中不断努力弥补缺漏,提升自己。在大一时,她投入了大量课后时间用于巩固专业课知识,踏实地为未来的学习和拓展打下良好基础;大二时,她参与多个兴趣社团,主动接下了做推送、画海报、设计纪念品等活动宣传任务,并把它们视为宝贵的练习和提高的机会。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和改进,雷紫涵熟练掌握了PS、AI等平面设计软件操作,并考取了相关的证书;大三时,雷紫涵更是打破专业“壁垒”,多次担任影视学专业(CTV)学生剧组的美术指导,拓宽对电影美学的了解。
雷紫涵对FYP展位场景的巧妙设计,正是得益于跟剧组过程中所积累的有关电影置景的经验。
在学生剧组担任美术指导,拓宽了雷紫涵对电影美学的了解
面对UIC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和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雷紫涵保持好奇,不断尝试,从而实现了“自由生长”,而那些看似“不着调”的跨界体验,让雷紫涵的艺术审美、鉴赏、创造等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和强化,继而正向地回馈到了她专业水平上。
雷紫涵说:“每当我接触到一个新的领域或方向时,我就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其充分地投入时间和精力,这让我在收获新技能的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想走的路在哪里。”
雷紫涵享受在UIC的各种“跨界”体验
除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雷紫涵认为UIC的英语教学模式也帮助她打下了重要的语言基础。“沉浸式”的英语学习环境不仅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她听说读写各项能力,也让她逐渐养成了使用英语思考的习惯。雷紫涵说:“英语水平的提升帮我减轻了在大三学业繁忙阶段时应对雅思、托福等语言类考试的备考压力,让我预留出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作品集的构思和准备之中。”她深信,四年国际化教学下所收获的经验和成长也将继续帮助她适应随后出国深造时的学习和生活。
未来,雷紫涵将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好奇,继续用设计语言去传达并实践自己的创意与想法,不断探索更广阔且具挑战性的设计领域。
来源 | 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公关处
文字 | 王艾琳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蔚晓婧
编辑 | 余美欣 罗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