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讲座 | 谶纬思想在日本的变异与中日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日期: 2019-03-25 打印

2019年3月20日下午,香港城市大学亚洲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王小林博士为UIC师生带来题为“谶纬思想因何在日本发生变异——兼论中日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的讲座。

2

陈致副校长为王小林教授赠送纪念品

讲座开始前,UIC副校长陈致教授为在场师生介绍了王小林教授的研究方向与学术成就。王小林教授从日本京都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主要在中日比较思想史、东亚比较政治思想学等领域从事学术研究。

讲座由《古事记》展开。这部“日本最早的历史文献”因记载了大量日本皇家历史,曾长期不允考证。直至1945年之后,研究者发现书中除了事件,也有对日本皇室成员外貌特征的详细记载,如“身长八尺二寸”“身长九尺”,又如记载天皇生骈齿且多用“星”“珠”等比喻来形容牙齿。而在古代日本,皇室是被神化的,对皇室成员外貌的详细描述属于禁忌。这一矛盾困扰了不少日本学者,或直接被研究者跳过,而王小林教授却从谶纬的角度为其提供了解释。

1

 

王小林教授讲解《古事记》

谶纬出于神学,盛行于秦汉,《谶书》预示凶吉,《纬书》以神学附会和解释儒家经书。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帝王或有杰出成就的人常被认为有奇异的身体特征,如 “舜长九尺”“孔子长十尺”“武王骈齿”“尧眉八彩”“舜重瞳子”等就是《尚书》《纬书》中“圣人皆有表异”的例子。反过来,奇异的外貌也会被视作将成大事的预兆。

4

现场座无虚席

但谶纬思想在日本又发生了变异。“骈齿”(牙齿重叠)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圣人之像,但在日本却演变为“鬼齿”,形容虎牙、多齿、生而有齿等,是牛鬼蛇神的象征。例如,日本传说中著名的妖怪酒吞童子就有鬼齿。随着时代的转变,酒吞童子的特征被不断塑造和丰富:生而能言、身材高大……但两颗牙的特征一直保留至今。两颗獠牙的鬼怪形象与蜘蛛相关,也与《纬书》的记载吻合。特别地,“土蜘蛛”在日本文化传统中专指与中央政权对抗的势力。

5

王小林教授讲解中日谶纬思想的差异

关于这一变异产生的原因,王小林教授从《古事记》的作者问题、中日宗教思想的比较、中日政治思想的比较等角度进行了阐释。在古代中国,天子拿到天命之后便对国家拥有了管权,而日本天皇有时被称作“天人神”,是人形的神的存在;日本遍地都是神社,且多为对自然之物的供奉。这些差异造就了中国和日本的纬书文化、人们对纬书的态度都大不相同。

6

UIC学子认真倾听

谶纬思想催生的纬书,由中国传到日本,在独特的历史背景影响下,与日本的“怪异思想”结合。王小林教授在剖析现象、阐述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新兴的“比较政治思想学”的相关理论,就跨学科研究冲击下研究古典文献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7

8

同学们向王小林教授请教问题

演讲结束后,来到现场的UIC学生就古代中日的宗教思想、存在主义哲学与谶纬思想的关系、在使用文字(汉字)之前的日本文化存在于发展状况等问题与王小林教授进行了积极的提问与交流。

文:张慧草(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图:汪文茜(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来源: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最后更新:2020-09-16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