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IC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儒学大会上,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本届儒学大会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将理论探讨与推动实践结合了起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理论研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与会学者还联署发表了《生态宣言》,倡议身体力行地实践生态型生活方式,这也是儒家学者作为一个整体,第一次回应当下世界面临的生态问题。
《生态宣言》对于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从表面的发展模式的危机,透视深层次的文化危机、精神危机,指出"生态危机根源于以戡天役物、征服自然为目标,以工具理性、技术理性为指导的文明形态,以追逐功利、满足物欲为生命根本价值的心灵状态。"并指出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选择。儒家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根基,主张爱物成物,取之有时,用之有度,所谓"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地之成利",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深度契合,是深化和发展这一理论的宝贵资源。
《生态宣言》以"心灵转向 文明转型 共建生态家园"为题,倡议全球儒学界积极参与生态问题研究,深度开掘和创造转化儒学中蕴藏的生态智慧,广泛借鉴和吸取其它文化和理论的营养,融合创新,构建生态儒学,推进儒学的现代发展,强化儒学的时代效用。倡议全球儒学研究者行动起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地实践生态型生活方式,做生态实践的榜样与典范。
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寿桐说,这是一种价值的号召,一种价值理性。它可能起作用,即使它不能起作用,我们的研究依然有价值,这就是我所说的"意念理性",就是说它不是用于号召他人,用于宣传,而是用于我们自己的自制内省和自我谨慎,自我约束,这也不妨是一种价值。
台湾学者、UIC特聘教授龚鹏程指出,现代生态文明的反省最先是西方工业文明提出的一个自我反省。相对于西方对生态文明的反省,我们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是从政治、经济、环境等物质层面来谈这些问题,我们所谈的,除了物质性的,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之外,还谈到造成这种"物质生态"背后的"精神生态",指出是人的精神状态出现了问题,扭曲了,才会造成这种现象。儒学结合当代社会的问题作出了阐述,也回应了古代儒者的精神,这对于儒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陈晓虹
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