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浪涛激扬。隔一水相望,潮汐声中,彼处的海岛似远实近。2009年7月27日,在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报批程序后,best365网页版登录师生一行26人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博士的带领下,身负行囊,心怀期待地从珠海出发,经澳门搭乘赴台航班,穿云破雾之后,终于踏上了这片曾经在我们的视野里若即若离的土地。
一、满心期待
这次的台湾游学营,从最初计划到最后成行,经历的手续相当繁杂。中国语言文化中心早在去年就与台湾龚立逑教育基金会、中华海峡两岸事务交流协会积极协商、筹划,排除困难,想尽办法,促成本次文化交流活动如期、成功地举办。作为珠海首个大学生赴台文化交流团,申报过程得到了珠海市台办、广东省台办、国务院台办和珠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的大力支持。7月24日,珠海市台办宣传交流科负责人许倩羽女士专程赶来UIC,为即将开始台湾游学营的全体营员作行前教育。同学们终于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台湾之旅。
临行前珠海市台办许倩羽女士与师生们合影留念
7月27日上午九点,师生一行26人如约汇聚校园,乘旅游巴士前往横琴口岸,经澳门机场,搭乘下午一点半长荣航空的班机飞往台北桃园国际机场。一路上,欢声笑语弥漫周围,同学们对即将登临的宝岛台湾充满了好奇,激动与喜悦的心情写在每一个同学脸上。
台湾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二、抵达台北
下午三点,飞机平稳地降落在桃园机场。当同学们一路好奇地走出这个比预期的小、显得较普通的机场的时候,中华两岸事务交流协会会长谢正一教授带领工作人员早就等在出口热情地迎接我们了。
与前来接机的台湾工作人员在桃园机场合影留念
宽敞舒适的旅游巴士载着我们离开桃园机场,一路疾驰,驶向台北市区。高速公路两边是山岭、农地和民房,与大陆情形如此相似,如果不是车上的台湾朋友们一口台湾腔,很难相信我们已经踏上了台湾的土地。
但是,当巴士驶入市区,台湾风情便扑面而来。满眼五彩缤纷的繁体字招牌,停满大街两侧的电动车,绿树浓荫的分区大道,手拎垃圾袋等待垃圾车的市民,逆向行驶的公车专用道,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终于抵达台北第一站--诚品书店信义店。据说这是全台49家诚品书店中最大的一家,这家书店24小时营业,伴随着书店,其他业态也很丰富,集购物、餐饮、休闲为一体。一个书店能衍生出这么多产业,而书店却成为主角,令人耳目一新。
晚上龚鹏程教授和周志文教授来看望大家,大家挤在伍鸿宇老师的房间里,或坐或站,聆听了两位教授轻松自由地谈论台湾的宗教、历史、文化、大学校园和市民生活,为我们接下来的台湾文化体验之旅作背景性知识介绍。
三、参访文化场馆
翌日清晨,朝辉万道,如剑戟林立,照耀着游学营第一站--国父纪念馆前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八个大字,也照耀着台阶下的我们。大堂之上,一尊孙中山先生的巨大铜像坐在正中,渊渟岳峙,浩然正气。礼兵正举行着每小时一次的换防仪式,枪支顿地之声铿然回响在肃穆的大厅内。两侧是中山先生的纪念馆,陈列着他的部分遗物。在他的遗嘱中,只字不提家事,中山先生弥留之际,所思所想,俱是家国天下之事。其中最著名的一句便是大家所熟知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参观完毕,同学们都向中山先生的铜像躬身行礼,以表达对他为中华民族所作贡献之敬意。
国父纪念馆前合影
台北故宫博物院乃台湾最负盛名之所在,而又以"翠玉白菜"和"红烧肉"为世人所知。这次得以一见,确是目之所及,皆为国宝,它们不过是其中之一。壁藏金文的礼器,古朴苍凉的奇字青铜剑,见色若闻香的花卉碗碟,栩栩如生、直欲临空飞去的印花八哥瓶,手持书卷、清俊飘逸的白瓷罗汉,温润清凉的青花,精致小巧的核舟,恢宏巨制清明上河图...... 中华文化,沉淀于此。
台北故宫前合影
钱穆先生的故居位于东吴大学旁的一座小山上,清幽典雅,乃读书治学的上佳之所。于UIC学子,更是有着寻源溯流的意义--郭少棠校长曾受业于钱先生,故UIC现今所秉承的教育理念,与钱先生的教育思想颇多相合之处,延续与发扬自由独立之教育、传承中华文化之精神。其中的楼廊,悬挂有钱先生之往事生平与治学过程的文献资料,以激励后学。龚鹏程教授、东吴大学历史系教授、钱穆故居管理处执行长黄兆强教授也现场为同学们作细致的讲解。尽头处有一望月台,据传当年,钱先生与夫人便常在此处望月怀远,临楼听风。凭栏而望,追念先生昔日之风采,亦良多感怀。
林语堂先生与钱穆先生是挚交好友,然风格也有些相异,这一点从他的故居便能看得出来。那是一座中西结合式的小庭院,仿佛蕴含着他学贯中西的渊博知识。林语堂先生性格开朗幽默,几乎他房子中的每一小件物品或者每一个角落,都藏着一个令人能会心一笑的小故事。例如"世界上最短的演讲"等。林语堂先生书斋名"有不为",取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之意,也昭显着他高尚的道德与气节。观览林先生故居,发现他极富生活情趣,举手投足之间,皆闪耀着通透圆融的智慧。他幽默的精神,也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中更为积极地面对困境与苦难。
四、走进台湾的大学
抵达台北的第二天下午,在我们入住的康华大饭店会议厅,举办了"两岸青年学子大学生活经验论坛"。来自全台十多所大学的几十名大学生与24名UIC学生一起交流大学生活,分享了彼此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心得。大家对共同感兴趣的校园生活与学习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论坛结束后,全体学生一起自助晚餐,自由交流,两岸学子相处非常融洽。
台湾大学是台湾的最高学府,无论文理,皆为翘楚。其前身为日本人所创立的帝国大学,后改为台湾大学。傅斯年先生来此办学,无论校务多么繁忙,傅先生总要坚持自己给学生讲授一门课程,台大的办学精神与传统,也建立于此时。傅先生逝世后,葬于台大,他的墓园被命名为傅园,树木成荫,陵墓为希腊式神殿建筑,暗示先生精神与学问之不朽。校园里的傅钟,每日只响21声,取意于傅先生的话"人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台湾大学图书馆也令人神往,藏书丰富,设施舒适。据周志文教授现场介绍,全台湾的大学图书馆都是用网络连接在一起的,学生如果在一个图书馆借不到一本书,流通部会提供帮助向其他大学的图书馆借阅,以助其学业。
佛光大学建在礁溪林美山上,风景优美,立其上,可以远眺云雾缭绕的龟山岛,鸟瞰富饶的兰阳平原。校舍呈中式风格,唯独体育馆像外星飞碟,有点突兀。校园远离闹市,很有清心修行的意味。夏日炎炎,而时见松鼠跳跃于树间,良多趣味。龚鹏程教授曾是其创校校长,为佛光大学的学科与建制奠定过基础。其佛学院、未来学系等学科使其成为台湾一所极具特色的大学。
我们抵达新竹清华大学的时候,台湾的蒲彦光老师、叶千翡老师早早地等候在清华大学门口,还为大家带来了新竹的名产--柿子饼。与北京的清华大学一样,这里的清华校园古朴、自然,没有华丽的大楼,惟有宁静的树林与湖水。看来两地的清华大学都继承了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思想: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高雄中山大学位于高雄市的西子湾畔,东毗寿山,西临台湾海峡,依山面海,碧波万顷,中大学子终年接受海洋精神的启发与洗礼,孕育出追求真理正义的校风,也塑造出民主自由的学风。当初是为平衡南北发展而建。整个校园不仅环境出众,格局更是清新自然。古人读书追求雅景以息心冶性,中大符合这一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
五、欣赏美景与建筑
台湾是个美景云集的地方,自然风光绚丽多姿。我们去过阳明山的小油坑,看到了阳明山漫山遍"草";到过野柳风景区,欣赏了各种奇岩怪石,尤其是著名的女王头;到过东北角海岸,看到了沿岸蓝蓝的海水拍打着黑色的礁石;到过日月潭,看到了碧波浩淼与连绵山峦,浑然天成;到过阿里山,参天大树,沁馨空气,清凉山泉令人心情舒畅;到过南部墾丁的白沙滩,细腻的白沙,翻滚的海浪,在海边戏水,玩得不亦乐乎。
台湾的建筑物同样吸引人。十天里,我们到过台北故宫和国父纪念馆,感受到了两种建筑之雄伟庄严;到过台北101大楼,这栋目前的世界第一高楼外型靓丽,挺拔雄伟,既有现代感十足的玻璃外墙,又有古典的图案加以修饰,真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到过西门町,看到街道两旁各式各样的霓虹灯招牌,五颜六色,将夜晚的西门町装点得时尚动感;到过玄光寺,看到黄色琉璃,精致的石雕龙柱,威严的大殿,栩栩如生的佛像,赞叹不已。到过鹅銮鼻风景区,白色的灯塔,映衬着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的草地,构成了精致的油画。
六、难忘的美食
台湾不仅有美景,更有美食无数。由于台湾跨越了热带与亚热带,台湾的水果久负盛名,一路上陪同我们的工作人员不断地让我们品尝时鲜的本地水果,虽然水果名称都忘了,但它们基本上都具备了水分多、甜度高的特点,因此口感极佳。
台湾每个地方几乎都有特色菜品。我们在台北吃过美味的阿美担仔面,店面虽小,但味道堪称一绝,连店内的装饰也别具一格。在新竹品尝过叶千翡老师和蒲彦光老师带来的"风城"柿子饼,是一种里面包着柿子肉的Mochi,味道很独特。在嘉义吃过火鸡饭,搭配的菜品同样很有味道,吃得大家食量大开。在日月潭畔的酒楼上吃过非同寻常的"总统鱼"。在垦丁亲身体验过恒春烧烤的风味。在高雄吃过地道的涮涮锅,也体验过冰沙店的魅力。我们在名为大碗公的冰沙店一饱口福,不仅冰沙冰凉爽口,盛放冰沙的碗之大也令人赞叹。20多人把直径约80厘米大的一碗冰沙吃的净光,同学们食冰的热情高涨。
说到美食,不得不说我们每到一地都要去的夜市。从台北的士林夜市到高雄的六合夜市,那里美食云集,而且物美价平。可以说,台湾传统美食都云集在各地的夜市中。政府部门花大力气扶持当地夜市的目的,就是为了保留了许多民间传统的烹调技艺,保护台湾传统美食,使之不断延续。
七、走马观花看台湾社会
台湾的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南部更为明显。寺庙香火鼎盛自不待言,而其对社会民众的约束力也有相当程度。我们沿途参访的宗教场所不少,例如行天宫、玄光寺、玄奘殿、天后宫、武昌宫、文武庙等,均可见一斑。
台湾的夜市在市民生活中尤其重要。台湾既有目前世界第一高楼--101大楼,也有繁华的市民夜市。无论是台北的士林夜市,高雄的六合夜市,还是恒春半岛夜市,在那里都可以尽情体验台湾普通百姓的生活。小吃的种类尤其丰富,珍珠奶茶、荷花煎、百香果饼、担仔面,等等,夜市步行街更是人气旺盛!
我们参观了国民党原党部大楼,现为张荣发基金会所设海航博物馆大楼。我们参访的是楼内唯一保留的原为国民党党产后来中立的文讯杂志社。文讯社从几十年前就开始保存台湾文学的资料,搜录历代作者的作品。更可贵的是,这些资料对外完全开放,任何人都可以来取阅查证,这样一个社团,为台湾文学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文讯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封德屏女士主持座谈会
在台湾"总统府"前伫立着一块高大而冰凉的石碑,路过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将目光停留其上。这是政府为了纪念当年因白色恐怖而枉死的人们所建立的纪念碑。用来追悼无辜的百姓,表达政府对自身行政失职的忏悔,也警醒后来人勿再重蹈覆辙。
正如伍鸿宇老师所言"这是一处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因为这里有太多的东西使我们熟悉,亲切,似曾相识又或者全然陌生。荷兰和日本都曾占据过台湾,并留下一些影响,细心行走,有些东西至今还能看到。而中华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满繁花千树。
八、依依不舍返珠海
十日之行,从北到南,经历台北、宜兰、新竹、日月潭、阿里山、嘉义、高雄、垦丁,一路欢声笑语,一路谈笑风生,临别之际,大家都心有不舍。无论是对这片土地,这里的文化,还是这里的人。与陪伴我们10天9夜的台湾朋友们在高雄机场告别时,大家难舍难分,在一次次的挥别后,同学们真情流露,眼含泪水,直至登机,仍是时时回望。
告别时刻,合影留念
撰文:杨怀智,麦锦东、戴津津、汪汉
图片:参加台湾研习营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