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先生做客UIC文化沙龙,与众多爱好文学的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韩少功先生在演讲中 文化沙龙现场
"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同学们有很多机会读到他的作品,甚至在课本、在语文考试的试卷上都经常看到他的文章......"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伍鸿宇博士如是向同学们介绍这位写过中篇小说《爸爸爸》、《女女女》,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向国内介绍米兰·昆德拉以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获得过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的作家。韩少功先生十分谦逊淡泊,甚至对同学们开玩笑说:"说不定我下一部作品就栽了,很多道理都是管不了一辈子的。"韩先生的平易近人以及幽默机智,一下拉近了他与同学们的距离。
韩先生首先与同学们分享了他昔日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以及自己走上文学道路的过程。他坦言,青少年时期下乡、务农的经历对自己的写作生涯有着很大的帮助;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来自于生活,因此,独特的人生经验对一位作家很重要。
侧耳倾听 全神贯注
韩先生亦表示,作家未必尽是天才,但从事文学创作需要有深厚的人生体验和学养积累,同时在一次次的写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韩先生语重心长的对在座同学说,从事文学创作"上要着天,下要着地",既要有广阔的文化视野,亦要深入现实,不能"漂浮",心中有大事,但从手上的小事做起。
踊跃提问
随后,UIC的同学们踊跃提问,与韩先生就"文学创作与社会关怀"、"对寻根文学的评价"以及"对80后作家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韩先生真诚坦率的回答令在场同学受益良多。
交流结束后,韩少功先生接受了中国语言文化中心赠送的纪念品,并与部分中心同事合影留念。
伍鸿宇博士向韩少功先生赠送纪念品 韩少功先生与部分老师合影
附:韩少功现场问答录
关于农村生活
我16岁下乡,过了一段很艰苦的生活,每天都是劳动12到14个小时。那段经历有它的好处,让我见识了很多校园外的生活,接触了广泛的乡村社会。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很长时间农村社会就是我们的主体社会。不了解农村,很难说了解中国;不了解农民,很难说了解中国人。农村生活让我经历更丰富,艰苦的生活让我拥有顽强的意志。人生总会有风风雨雨,不会一辈子总是顺利、开心。年轻的时候经过艰苦的生活,在我后来遇到困难的时候,例如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有时会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当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就会想,那样的苦都过来了,这点苦算什么!
关于成功
在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内外双修。
成功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内心感到很充实,很愉快,这就是一个最大的成功,这就是内修。还有外修,就是给别人加分,你给别人带来好处。
在内心有自己的追求,在体育方面我当不了贝克汉姆和马拉多纳,但是只要锻炼自己的身体,自己内心感受到快乐,这就是一种成功。
尽可能给社会带来好处,这并不是说一定要社会给你很好的评价,我们不要苛求这个社会,也不必要拒绝这个社会。
关于80后作家
80后的作品,我看的不是很多,应该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我看过其中一些作品。那些年轻人对语言很敏感,对文字的把握能力很强,希望他们能够拓展自己的文化的视野和生活的经验,这样就会慢慢长成为一棵大树。
现在他们还不能说是大树,因为他们刚起步不久么,希望他们将来会成为经典作家。
我觉得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好作家,这点不要着急。年轻人对前辈(像我们这一代)的话不要太放在心里,夸你的时候是在忽悠你,怕你以后找事。骂你的时候你也别太当真。问题是,每个时代优秀人才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你要进入那个百分之十,关键不在于上一辈如何夸你或者骂你,你的竞争对手不是上一辈,而是同辈人,你要与同辈人竞争,进入前百分之十,才能证明你是优秀的。
关于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
每个人的阅读都是依托自己的人生经验对相应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一个没有谈过恋爱的人,同谈过十次恋爱的人比较起来,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教学要求标准答案,要求一个中学生去理解四五十岁人的人生阅读经验,是很不合理的。好的文学作品为什么我们会一辈子去读,也就是人生阅历不同,获取的经验不同,十岁读的时候是一种感受,二十岁,三十岁读又是另一种感受。在这个层次上说,人生阅历不同,获取信息量完全不一样了,因此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还是要理解体谅学校和考官的苦心,没有标准答案,考试没法进行。文学最讲究多义性,讲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身就是反对标准答案的,从严格意义上说,文学不适合考试,现在的这种方式,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非常勉强的来接受的一种方式。人类在这方面是很无奈的,希望以后人类有出息的话,能发明一种新的更合适的测验方法。
关于读书和写作的苦乐
习惯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慢慢养成的,我的习惯是记日记,当然并不是每天都写,但是常常去记载。记忆不是那么可以信赖的,所以我会经常动手写,保持记忆。
至于写作是否痛苦,在我看来写作时的快乐占四分,六分是比较不大快乐的时间。在这方面,我自己会想些小办法,比方说写的顺手的时候我停下来慢慢写,把快乐延长些,写的不顺的时候咬紧牙要扛过去,将不顺的情况尽快结束。这和很多作家不同,很多作家都是顺手的时候多写,不顺的时候停下来歇歇。
哪种办法更好,很难直接下结论。
关于读者
每个人都在和文学打交道,且不说是个创造者,只要开口说话,说的好,就是文学,口头文学,只是没有发表而已。况且每个人都是文学的读者,是文学的半边天,没有优秀的读者,就没有优秀的作品出现,市场决定需求。每个读者实际都参与了文学创作进程。
不要相信天才,作家都是磨练出来的
文学主要靠自学,需要感受和积累,需要学养和总结经验教训。作家不是天才,我认识很多作家,他们大部分其实都是常人,甚至有些生活方面很笨,离开文学可能在很多别的方面的知识还不如常人,但就是因为长期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经验,甚至变成一种本能的说不明道不白的下意识的反应,比方说句子该长一点还是短一点,华丽一点还是朴实一点,他有直觉的反应,这种反应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实践中对语言节奏的一种感觉。
对寻根文学的评价
前不久我看到一个法学专家讨论西方法学跟中国法学的碰撞方面的文章,他觉得理当从传统中寻找当代立法的依据,他发现这种思想,在二十年前文学界(寻根文学)已经说过这些了。
我感到欣慰的是,二十年前我们提出的问题,被现在的法学、经济学、哲学等领域人士认可。对传统的吸收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凡是中国现代好一些的作家,都是非常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
于丹讲论语其实也是一种(传统回归的)表现,放在改革开放初,她敢讲论语,不要说没这么多粉丝,甚至会被反对的人骂死。
关于《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我在美国看到昆德拉的作品,觉得他的写作和我们当时的反应文革的作品类似。当时国内"伤痕文学"流行,都在吐苦水,流眼泪,但是写作层次很低,我就想把昆德拉介绍进来,让国内人也可以了解到别人如何来写伤痕文学的,学习人家的写作和反思的经验。
昆德拉的作品在文体方面有自己的独创性,但是也并不是说他的作品就是非常经典,他写人物其实很一般,类似影子,鲜活度不够,不能够入木三分。
关于社会与个体之间关系
大概自二战以来,理想主义幻灭,全球性的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潮出现,大家不重要,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在中国,文革以后也出现类似的反弹,文学也开始高度关注自我。
社会本来就是众多自我的集合,在正常的和平社会中,你让大家关心社会是很难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利益是切实存在的,而公共利益则是虚无缥缈的,因此大家都会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社会。只有当大的社会事件如地震和雪灾等出现时,我们会发现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简直没有办法来面对这种生命的威胁,这个时候另外一种声音就出现了,爱心、社会责任感、公共的团结等都涌现出来,空前团结。这其实是人性的另一面的真实体现。人都会有对自己和他人的关心,所以我们不要对人性过于悲观,也不用太乐观。不用盲目随波逐流。
(以上文字根据录音整理,未经韩少功先生本人审阅)
文字记者:06级国际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 黄昉苨
摄影:07级国际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 贾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