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一场由工商与管理学部主办的杰出学者讲座在冯燊均演讲厅举行。此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中国能源基金委员会的常务副主席、秘书长、理事,也是香港艺术发展协会的前任主席,在文化产业与经济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的何志平教授。讲座于中午11点至12点半举行,整个会场座无虚席。
UIC校长吴清辉教授、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协理副校长陈焕贤教授、工商与管理学部院长左龙佩兰教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任叶钜志教授等校领导、老师出席了此次讲座。在讲座前,吴清辉校长致辞,真诚感谢了何教授并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见解。吴校长指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共享并改变着国家的利益。在21世纪,文化产业也愈发地受到重视。"他还提到了UIC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愿景与使命,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文管专业学生的期望。
讲座中,何教授着重从文化产业对于21世纪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其重要性等方面作了分析。何教授首先通过图示讲解了人类历史的三次重要变革和现代社会的产业链分布。他指出,在现代信息社会创意资源至关重要,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也已经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经济全球化使信息需求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而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与挑战。何教授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解决的建议和改变的策略。他提出要高度重视创新经济,改变现有生产过程,保证产业的创新和利润再投资;通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带动社会创新,最终实现创新型社会的构建。
随后,何教授重点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政策进行了简明的讲解和分析。他首先提到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对于技术独创性和文化独创性的重视,接着又列举出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新加坡、苏格兰等国的相应政策作出对比,并重点分析了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之后,何教授又列举出香港的文化产业政策并与内地作出了比较。
何教授在作出了上述精彩分析后,问了听众们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创新。何教授给出了他的定义:创新即有目的地创造新颖并有实用价值的东西的现象。他紧接着提出,想要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大胆尝试并反复试验、接受失败并宽容错误。我们需要通过发展创意产业来孵化创新型企业,并通过它们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最终通过这些人才来带动创新型社会的构建。何教授把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比作了"第三条丝绸之路",即现代丝绸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交易的是创新观点、文化产品和创新型人才。这条路通向四面八方,没有终点。
在讲座的最后,何教授鼓励了UIC学子们,并耐心而细致地回答了师生的提问。
讲座结束后,记者对何教授进行了简短的专访。
记者:在振兴中国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世界文化多元性的冲突问题?
何教授: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参与。中国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文化的大门是关不了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先建立好自己的文化产业,把自己的文化扶植起来。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而我们现在输出的究竟是文化的真要,还是文化的符号?我们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核心的文化价值还没有带出来。例如《红楼梦》,我们可以从中国古典爱情故事的角度发觉其核心的爱情价值观,亦或是家庭、婚姻的价值观,这样《红楼梦》就可以变成一种文化真要的体现而不只是文化符号的宣传。再如《西游记》,它的核心文化价值实际上是自己内心的"西游记",也就是怎样克服自己内心的心猿意马。而我们现在对于《西游记》的文化挖掘多数只停留在一只猴子打妖魔鬼怪的表面层次上,没有带出其文化的核心。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这就证明我们五千年来的文化核心价值是永恒不变的。可以变的是形式,而我们应该在发觉文化核心的基础上争取文化形式的与时俱进。其实文化产业也只是表面的东西,里面的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然而我们的核心文化价值观究竟是什么,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现在都还没有解决,因为我们总是破而不立,醒而不觉。中国要成为文化产业大国,就是要把中国人文化的灵魂找回来。
记者:安英昭\四维传播社
摄影:李江琼
编辑:陈晓虹
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