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百年中国教育历程:回顾与展望”

发布日期: 2010-06-02 打印

 

2010年5月18-19日,由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全人教育办公室、四维教育办公室和教育创新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百年中国教育历程:回顾与展望"暨第五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成功举行。来自教育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台湾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珠海市教育局机关、中学校长代表团等大陆及港台的学者、工作者出席研讨会,并就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历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yth1.jpg 

主席台嘉宾(从左至右依次为郭齐家、史秋衡、冯燊均、马陆亭、郭少棠、杨东平、
钟以俊、龚鹏程)

5月18日早上10时整,研讨会开幕式在冯燊均演讲厅隆重举行。UIC常务副校长、教育创新研究所所长、香港浸会大学讲座教授郭少棠,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主席冯燊均,珠海市教育局局长钟以俊,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史秋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齐家,北京大学教授、best365网页版登录特聘教授龚鹏程等在主席台前就坐。中国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伍鸿宇博士主持开幕式。

yth2.jpg
                                     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向与会学者赠送纪念品

常务副校长郭少棠教授在开幕式上首先发表主题演讲。郭教授指出,在当前国家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纲领相继出台的情况下,反思过去百年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以及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成果显得尤为重要。他说,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积极吸收中外、中港合作办学经验,确定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方针和战略目标的举动值得肯定,这对于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走"依法治教","育人为本"的路线,积极跟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是有着重大意义的。郭教授以最近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危害幼儿生命安全的犯罪案件等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为例,直言教改纲领中还需要面对的问题,认为现有教育制度中的思想文化教育,尤其是伦理道德教育的不足造成了诸如社会价值观扭曲,基本伦理道德被忽视等严重的问题。郭教授坦言,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郭教授强调,教育应该以文化为根,生命为本。他希望与会学者广泛探讨,以重视民族文化观念为基础,让中国的教育改革事业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yth3.jpg

                                  郭少棠教授做主题演讲

ytt1.jpg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第一天的主题发言重在回顾中国百年教育发展历程。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史秋衡分别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在近百年期间的发展与变革,并分析其存在的功绩与不足;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郭齐家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则分别梳理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在近百年间的主题变化,认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到目前为止,欠缺仍多,甚至教育质量比改革前还有所下降,值得警惕和反省;北京大学教授龚鹏程曾长期致力于台湾高等教育,他重点报告了台湾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经验;香港教育学院的胡少伟教授则述说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史,认为香港教育尽管存在升学率低,重英轻文,小学名额不够等问题,但中西方的结合,民主化的制度仍是香港教育的闪光点,是对于中国大陆教育很好的参考。此外,来自厦门大学的谢泳教授和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胡钦晓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历史上存在时间短暂,但是教育成果辉煌的西南联大的历史经验及其对当下教育改革的参考意义。

yth4.jpg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在演讲中

yth5.jpg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史秋衡在演讲中 

yth6.jpg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演讲中

yth7.jpg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齐家在演讲中

yth8.jpg

                                 北京大学教授、我校特聘教授龚鹏程在演讲中

yth9.jpg

                            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主席冯燊均在演讲中

yth10.jpg

                                香港教育学院教授胡少伟在演讲中

yth11.jpg

                             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谢泳在演讲中

yth12.jpg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胡钦晓在演讲中

第二天的主题发言重点为全人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我校协理副校长陈焕贤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叶敬德教授分别报告了香港浸会大学的教育实践成果,陈校长主要从香港浸会大学的全人教育实践背景出发,探讨其成绩及受到的部分评论;叶敬德教授则着重分析了浸会大学全人教育理念与该校基督教思想传统之间的关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范怡红教授以"世界观的整合"观点出发,探讨了欧美的全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的成果,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郑日昌教授在演讲中提出了创新的全人教育模型。他认为构建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全人教育,全程教育,全员教育和面向全体。只有在社会、家庭、学校、媒体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素质教育才可以很好的推行。台湾大学的周志文教授则着重阐述了中国传统的全人教育;厦门大学的张艳涛博士却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分析全人教育与马克思"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论点之间的关联。UIC全人教育办公室主任郭海鹏博士作了关于best365网页版登录的全人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UIC的建校历史背景。郭海鹏认为,作为目前内地唯一一所以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为理念办学的大学,UIC通过全人教育以及四维教育、国情国学教育等创新教育理念和举措的提出和实施,为国家高等教育开辟出一条中西结合的创新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的新路。

yth13.jpg

我校协理副校长陈焕贤教授在演讲中
yth15.jpg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叶敬德在演讲中

ythh16.jpg

                                           厦门大学教授范怡红在发言中

ythh17.jpg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日昌在发言中

ythh18.jpg

                                   我校特聘教授、台湾大学教授周志文在演讲中

ythh19.jpg

                                            厦门大学教授张艳涛在演讲中

ythh20.jpg

                            我校全人教育办公室主任郭海鹏博士在演讲中

研讨会上, 参与会议的UIC的学生、教职工和珠海市教育局以及珠海部分中学校长与学者们进行了热烈交流。

yttt5.jpg

经过两天的深入研讨,与会学者认为,历经百年风雨,中国教育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在新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今天,无论是缺乏世界性的眼界,还是缺乏民族文化的熏陶,都是难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从百年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一方面,在近代西风东渐的影响之下,教育体系完成了从旧学到新学的巨大转变,但在新学发展的过程中屡经波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与国际接轨、建设教育和人才强国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在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上仍显滞后。另一方面,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主要引自西方和苏联模式,是在完全推翻旧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由此更换了新鲜血液,使中国教育焕发了生机,但却也切断了传统文化的根脉,中国几千年教育文化中的思想精粹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基于此,大家认为,推行以文化为根、生命为本、促进全人发展的文化生命教育是突破目前教改困境,开创中华教育新天地的根本。在闭幕式上,大会通过了《文化为根,生命为本,共创中华教育新天地》宣言,至此,"百年中国教育历程:回顾与展望"暨UIC第五届国情国学教学研讨会圆满闭幕。  

ytt3.jpg
伍鸿宇博士主持闭幕式
ythh21.jpg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学者嘉宾在教学楼前合影留念

                                                     撰稿:单麟,邓斯琪,吕可欣,翁碧菡

                                                     摄影:安英昭、胡雨宁、黄妙君、王小柱

                                                     编辑: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文化为根  生命为本  共创中华教育新天地

--“百年中国教育历程: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宣言

(讨论稿)

[点击链接] 

 

 

媒体链接:

[点击链接] 


 

 

最后更新:2023-04-18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