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怀特海哲学国际研讨会在UIC举办

发布日期: 2022-11-24 打印

  2022年11月12日,由best365网页版登录(中文简称“best365网页版登录”)通识教育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荣誉学院联合主办的“纪念怀特海《相对性原理》出版一百周年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珠海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来自海内外近五十位学者和嘉宾与会。

  本次研讨会围绕怀特海《相对性原理》一书及相关的自然哲学问题,尤其是时空的本质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探讨。讨论涉及五个重要问题:

  一、怀特海《相对性原理》的学术地位和当代价值

  一个世纪以前,针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问世所引发的科学革命,及其哲学解释上的不同观点之争,怀特海连续出版了自然哲学研究成果“三部曲”——《自然知识原理研究》(1919年)、《自然的概念》(1920年)和《相对性原理》(1922年)。

  然而,如美国威廉姆斯大学过程研究中心盖理·赫斯登(Gary Herstein)教授在演讲中所说,《相对性原理》一书中的论点和观念这些年来在许多方面被曲解或忽视了。科学家和哲学家在这一点上都有过错,尽管错误解释的指控主要落在那些声称看过这部著作的物理学家身上,但是怀特海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观点给科学家和哲学家也带来挑战。他书中已指出:“哲学家为应用数学发愁,而数学家为哲学发愁,这当然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阅读怀特海的著作总是一个挑战。因为怀特海是一位数学家,他像数学家一样思考,像数学家一样处理问题,因此想要接近怀特海的著作,必须学习他的“语言”,而这对哲学家是个严重挑战。而数学家通常只是专心计算,即使量子力学家通常也会坚持“闭口计算”的原则,即不要真正思考你在做什么,只需要让数学工作。这便导致所谓“模型中心主义”态度,把数学视为最重要的东西,而把概念问题和经验证据放在一边,最多只是次要的。赫斯登称这种科学方法为“伪科学方法”。正因如此,《相对论原理》出版后多年来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两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和认可。尤其是对怀特海在本书第三章中所讨论的测量问题,人们的误解最甚。

  他认为,怀特海的《相对性原理》是对其《自然知识原理研究》和《自然的概念》中所探讨的自然哲学问题的延续和加深,是其自然哲学三部曲中的高峰。人类通过感官知觉而觉察到的自然才是最真实的自然,而自然的本质乃是流变,它是由动态的和关系性的事件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物质构成的。这既肯定了爱因斯坦关于时-空与物质不可分的基本观点,又不同于他把时空几何描述与物理自然本身相等同的时空连续体和时-空弯曲的主张,并提出了他自己以数学物理学为基础的替代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刘文彪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广义相对论把万有引力解释为时空的弯曲,是一种几何效应。他引用惠勒的话说:“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这就把时间和空间、能量和动量、时空和能量、动量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然而,由相对论引发的时间本质之争,直到今天仍未终结。

  best365网页版登录通识教育学院郭海鹏教授在演讲中指出,怀特海与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上的分歧主要是哲学解释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基本原则不同,对引力、时空、以太的理解和解释不同以及其宇宙论基础不同。例如,怀特海认为,不能把物理(引力作用)和几何(时空弯曲)混为一谈,而爱因斯坦则对二者并未区分。

  二、时-空是关系性范畴还是实体性范畴

  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坚持时-空与物质不可分,相对于牛顿绝对时空观而言可谓是一场革命。然而,爱因斯坦通过对同时性的相对性的科学论证,其哲学结论竟是“时间是一种错觉”,并且其“时-空弯曲”学说蕴含着空间是刚体的观点。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荣誉学院杨富斌教授通过比较二人在时间本质问题上的对立焦点:时-空是关系还是实体,认为怀特海明确坚持“在自然中发现时间,而不是在时间中发现自然”,这是正确的认识时间本质的思想路线。他以坚持世界是由事件构成的为宇宙论基础,以广延抽象法作为科学方法论根据,认为“自然界的终极事实是事件,这些事件是由它们的时空关系联系起来的。”而“时间和空间表达的是事件之间的关系。”由此,怀特海的事件时空观同爱因斯坦的实体时空观便明显地区分开来:一是与爱因斯坦不同,怀特海不认为空间是物理实体、时间是一种错觉的观点,相反,他认为时-空是世界上的物理事实;二是怀特海认为事件是宇宙的终极存在,而所谓“物质实体”只是在一定的事件中才表现为客体。脱离了事件,就无法认识这些客体;三是怀特海认为因为事件在世界上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作为事件之广延性的空间和事件之持续性的时间,当然也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作为科学理论的构造物则具有主观性;四是爱因斯坦认为空-时是物质之间的关系,而怀特海认为空-时是事件之间的关系;五是爱因斯坦认为时间是可逆的,而怀特海认为时间是不可逆的。

  郭海鹏指出,怀特海认同和钦佩爱因斯坦的引力数学理论,但拒绝接受其对引力的解释。按照爱因斯坦的解释,自由质量粒子在重质量附近的引力运动是由于该重质量引起的时空弯曲所致。怀特海则认为时空弯曲的概念与我们的测量实践并不一致;空间和时间概念是对经验进行最简单概括的结果,而不是在微分方程的末端才发现的。这意味着怀特海把物理场与几何时空区分对待,而爱因斯坦则并未区分数学的几何学概念与物理学概念。怀特海认为物理学是关于自然的偶然关系的科学,而几何学则表达它的一致的关联性,属于高度抽象的科学。

  三、科学与哲学的边界及其相互关系

  对此问题,美国威廉姆斯大学过程研究中心安德鲁·M·戴维斯(Andrew M. Davis)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李建会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肖显静教授、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田松教授等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

  戴维斯通过考察怀特海对哲学和科学的批判,指出在传统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部分问题在于它们毫无根据地致力于静止的概念和极端的抽象,坚持实体的哲学观。戴维斯称这种传统为“一种哲学病”。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或有机体哲学,则以事件为终极存在,并认为能动的关系也是客观存在。因此,现代科学和哲学应当实现范式的转变:从机械论到有机论。

  李建会通过考察爱因斯坦与柏格森关于时间本质的“世纪之辩”,认为二人争议的核心实际上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对时间的本质、世界的本质之类的问题,一种主张可能是,哲学应完全放弃跟科学竞争,把自己变成一种纯粹的批判和反思;另一种主张是哲学依然要寻求对事物本身的理解。罗素、逻辑实证主义者、科学大战中的科学派走的是第一条道路。而柏格森及其跟随者,包括怀特海、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德勒兹等,走的是第二条道路。怀特海明确说过,哲学或形而上学乃是追求普遍性知识的重要方法。

  肖显静则通过对科学革命的思想史考察,认为从不同层面的范式转换来看,科学革命可分为史前晚期的“神话式科学”到古代(古希腊)的“哲学式科学”,再到近代的“机械式科学”和现代的“有机式科学”以及未来的“地方性科学”。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具体的方法及理论的形式上看,量子力学革命还不是大写的科学革命,而是一种“小写的科学革命”。

  田松认为,现代科学假定了科学定律预先存在,例如万有引力定律早就存在。它就像冥冥之中存在的铭文,早已刻就。经典物理学的基本观念就是坚持独立于人的外部世界客观存在。但是,原子模型的建构真是一个逼近真相的过程吗?相对论和量子论,这两个元理论遵循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径——理性主导与经验主导。量子力学的许多结论是西方哲学谱系中不曾有过的,如测不准原理、互补原理等。客观实在这一本体论问题,只能以认识论的途径给予回答。世界就是我们看到的世界,而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能看到的世界,即感官经验的世界。

  四、与怀特海宇宙论相关的元宇宙和黑格尔时空观问题

  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昝瑞礼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借鉴怀特海的一元宇宙论思想,对我们把握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元宇宙的本质,揭示元宇宙的军事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元宇宙提供了理解和发现现实复杂系统运行行为、状态和规律的全新思维方式,以及探知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新手段。加强元宇宙作用认知战跟踪研究,突出元宇宙作用认知战机理探索,将有助于我们丰富和促进认知战理论构建。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怀龙博士探讨了狭义相对论与黑格尔时空观的一致性。他认为,狭义相对论为时空统一性提供了经验式证明,而黑格尔哲学为时空统一性提供了概念式证明。这两种证明方式是兼容的,表现在黑格尔哲学关于时空统一性的概念式证明,为我们理解狭义相对论的合理性提代了内在根据,而狭义相对论关于时空统一性的经验式证明,为黑格尔时空观的合理性提供了具体机制和科学证明。

  美国加州克莱蒙研究生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一个世纪之前,相对论的问世是科学的重大进展,它不仅在时空观上引起了革命性变革,超越了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绝对时空观,而且在哲学上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而怀特海在其《相对性原理》等著作中,不仅肯定了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超越牛顿绝对时空观的重大贡献,也提出了与爱因斯坦不同的相对论公式和以事件-关系为基础的关系时空观,并认为时间是不可逆的,这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等所认同。

  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项目部主任樊美筠博士高度称赞中外学者齐聚中国珠海,共同研究怀特海《相对性原理》及其当代意义。怀特海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的有机体哲学主要是在一系列演讲中提出的。虽然怀特海有机体哲学在欧美被边缘化,但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却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理解和接受,并成为生态文明理念重要的哲学基础之一。

  杨富斌教授强调,我们今天之所以要继续深入研究怀特海自然哲学及其当代意义,乃是因为它对我们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研究,重新振兴自然辩证法研究,为生态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自然哲学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薛晓源教授认为,怀特海的事件学说和关系时空观,同胡塞尔内时间现象学的时空观和生活世界学说有内在关联,深入探讨怀特海过程哲学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有机联系,揭示他们从数学家到哲学家的思想转变历程及其意义,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best365网页版登录人文社科学院韩子奇教授在主持、点评和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怀特海自然哲学研究的当代意义,认为这对促进东西方学术交流,促进哲学和科学、东方和西方、西方式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相互融合和贯穿,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杨富斌/供稿)


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网

最后更新:2022-11-24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