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路淑英教授:百年征程 我辈奋强

发布日期: 2021-11-15 打印

11月10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书记、副馆长路淑英教授来到我校,为同学们带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意义》主题讲座。讲座由教务长李建会教授主持,是“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之一。

D704F

主持人李建会教授

路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开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随后路教授从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历程与目标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与经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意义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以此寄语当代青年,把握时代机遇,不负时代嘱托。

50181

路教授讲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部分路教授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历程。她谈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的粮食、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人均可支配收入极低,公路、铁路里程远不及世界其他国家。面对这样百废待兴的局面,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逐步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战略构想,历史性地确立了“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战略目标。由此,我国开始实行“五年规划”的长期战略。经过第一个五年的苦干,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功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各项指标的实现和突破有力的证明了共产党规划的有效性。路教授说,回望那个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强大的工业和国防基础的奠定,为之后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物质条件。

路教授讲述中国百年沧桑变化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在思考怎么让中国人富起来。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在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即以人均国民收入为指标,在20世纪末,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国家的水平。为此,1982年9月的十二大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表明,从1981年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回看经济数据,我们会发现:中国人均收入从1978年到1987年翻一番,用时9年;从1987年到1995年翻一番,用时8年;从1995年到2004年翻一番,用时9年,实现了既定的规划目标。这样的效率和速度同样也体现在经济特区的建设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见证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拔地而起,国家加快现代化步伐。

梳理以上发展进程,路教授说到:按照1982年确定的“小康社会”目标,从十二大开始到十九大,我们党围绕“小康社会”这一主题,一直进行着长久的规划和设计,这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中国共产党人在接力中一代又一代进行着小康社会的建设。1989年,中国的GDP总量在全球排第11名,接下来,中国开始进入赶超历史潮流的时代,进入信息互联网的革命中。路教授也借此鼓励当下身处特区的大学生,应该顺势而为,奋勇向前。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更加开放的社会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2010年,中国的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国家也在不断完善“三步走”战略,提出“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建党一百年周年的时候,即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到建国一百年周年的时候,即到2049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在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97A8C

路教授讲解多元文化进入开放的中国

第二部分,路教授概述并总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与经验。路教授特别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社会发展指标,在今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365best体育官网入口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说明中国的全面小康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在经济方面,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7%,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几十美元增至2020年的超过1万美元,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自2010年起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020年,中国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充分彰显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科技实力方面,呈现跨越式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连火柴、铁钉都要依靠进口,到量子信息、铁基超导、中微子、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到载人航天与探月、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5G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等一大批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正在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民生方面,中国基本建成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在内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产业结构方面,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持续向中高端迈进。中国从传统农业大国成为工业大国、服务业大国,中国经济从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现代设施方面,基建网路持续改善,到2017年,我国高速公路里程、高铁里程、城市轨道交通、光缆线路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世界前10的斜拉桥中国占7座、世界前10悬索桥中国占6座。这些成就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共产党没有辜负中国人民。

论及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路教授总结说,是源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循序渐进的目标导向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根本途径。

第三部分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任务,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路教授以珠海市对口帮扶怒江扶贫为例,列举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互联网协助扶贫等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共产党人走出的脱贫发展成功之道。在2021年2月25日的脱贫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习主席8年来曾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坚持看真贫,坚持了解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实际情况,路教授阐明这鲜明体现了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第四部分,路教授将视野放于世界,给同学们讲解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意义。第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探索了新路径。历史表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路径依赖”,为它们树立了发展榜样,提供了全新选择。第二,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为人类反贫困作出贡献,1981~2015中国对全球扶贫直接贡献率76.8%;这是中国对国际扶贫和发展事业的巨大贡献,也是对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的巨大贡献。第三,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中国全面实现小康促进了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为世界发展人权事业树立了中国榜样,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展望未来,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将进一步推动创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8B0B2

同学们认真聆听

在演讲的最后,路教授再次引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以此勉励同学们,国家强大,我们才有强大的人生,我们应该将自己置身于伟大的时代潮流中,这是当下的同学们应该理解和学习的党史,也是当下的我们应该拥有的情怀和胸怀。


来源|中国语言文化中心

文字|孙思琪

图片|白桦

 

 

最后更新:2021-11-15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